青青文学

第27集《唯识学概要》 (第1/2页)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那么我们这一堂课,就是一个研讨课,今天我们从唯识的角度,来谈一谈净土宗的修学重点。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重点在哪里?

基本上净土法门跟圣道门,有些法门是相通的,但是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目标是不同的。

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重点,就是了生脱死这一块。那么了生脱死这一块,从圣道门的角度,他是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来完成他的了生脱死;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他是到净土去了生脱死。所以虽然我们最后这个成佛的目标是一样,但是过程是不一样的。就是你了生死的地方,就决定你今天修行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有两个选择:你选择在娑婆世界了生死;第二个你选择在净土了生死,这两个是不同的。

那么当然如果这两种选择,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都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到了末法时代,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你离佛的时间越来越远——去佛久远。

那么我们离开佛世的时间越久的时候,会发现两个状况:第一个魔强;第二个法弱。

就是这个干扰我们的因素越来越多了;第二个我们接受佛法的这种力量、时间、因缘越来越少,就是这个世间上,宣扬佛法的因缘越来越少。

所以在末法时代,如果我们选择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对三个问题:

第一个:障碍太大。在末法时代的修行有四个字是很重要,叫做内忧外患。当你在娑婆世界得果报的时候,你内有烦恼的干扰,你经常打妄想,这个你没办法控制的,妄想打久了就产生烦恼了,因为这个妄想会让你产生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一个人一旦对立,要么就是喜欢,要么就是讨厌,两种情况。所以你经常打妄想的结果,就很容易让你结成一种烦恼,这个对你修行是一种障碍——内忧。第二来自于外境的刺激太大。如果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放逸,你就很难修行了,因为它形成一个强大的共业,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话:这个鱼想要往前走,但是它那个逆水的力量太大。所以我们每天在佛堂里面做功课,离开佛堂以后接触外在的环境,基本上,顶多把我们佛堂的功德抵消掉而已。所以每天都在抵消东西,我们很难保持进步,因为它来自于逆境的干扰太大。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你必须要面对内忧外患,而这个是不可避免。

第二个:时间太短了。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给我们的寿命太短,扣掉我们日常生活的耗损,你剩下的时间太短了,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你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你不得相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到下一个果报体投胎的时候,你不能马上把你今生的修行,把它累积起来,就是一加一不能等于二。这个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其实一个人善根最强的时候,是晚年的时候,你的修行、你对人生的体悟、对佛法道理的理解,是最巅峰的时候,但是你死掉以后,你在来生得一个果报的时候,你要经过一段摸索期叫做隔阴之迷,你不能马上把前生的善根启发起来。所以死亡对我们的伤害太厉害,就是说它中断了我们前生跟来生的一种相续的力量,所以构成一加一不等于二。

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它有三大困难要面对:第一个来自于内外的障碍太大。虽然我们不断的努力,但是障碍太大呢,往往把我们冲回原点,所以在娑婆世界你经常有挫折感;第二个时间太短;第三个不得相续。

所以到了末法时代,选择到净土去,这是一个相对的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个众生已经形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共业了,这个磁场,你改变不了众生,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最后是世界改变了你,所以选择暂时离开,这个是菩萨不得已的选择。

那么你选择到净土去,这就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你必须要跟佛陀感应道交。没有人能够离开佛力的摄受,凭你的力量到净土去,不可能!所有人到净土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法身菩萨以前的众生到净土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佛力的摄受!所以来自佛陀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凭你的力量到净土去,没有一个人。所以你必须去启动佛陀的力量,这个力量本来就存在,谁能够找到那个启动弥陀的开关,谁就到净土去了,诸法因缘生嘛。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标了。不管你是走专修的、不管你是走圆修的,总而言之净土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你临终必须保持正念,以念力来感动佛力。

临终的正念,在唯识学,它基本上有三个重点:

我们一路从唯识学来呀,第一个:忏悔罪障。我们净土宗第一个,你要处理你的业力的问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很多老参长时间在心中修观想,忽略了业力的问题,这个是不对的,因为你还有很多的过去,我们是夹带过去的因缘来修行,你今生可能没有重大的罪业,但是我们每一次的受生,都会留下一些问题。

忏悔罪障当然这个地方,在圣道门跟净土门的目的不一样。圣道门的忏悔罪障,是为了要保住人身。因为他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增上,他必须要保住人身才能够不断的进步,所以他的忏悔业障是针对来生来忏悔;净土宗的忏悔业障,是针对于“愿我临终无障碍。”我们临命终要提起正念,以及要面对心中很多的妄想的干扰,你绝对不允许在临终的时候,业障起现前,否则你根本没办法做了。如果业力再来干扰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不能要求说:临终的时候,所有的善业起现行来帮助你,这个可遇不可求,起码它不要来障碍你。

所以有鉴于此,净土宗的人,必须要透过忏悔、皈依、发愿,把重大的罪业忏除,让它沉淀下来,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先处理你无始劫来的杀盗淫妄的重大业障,这个是为临终做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当然要以弘一大师跟蕅益大师的标准:忏悔业障的工作是要满一年、加行满一年,你要有一年的时间专修忏悔,当然这个忏悔当中还包括皈依,不是说你在佛前发露一下就可以了,你要有一个法门,你必须有佛、法、僧的力量,你要有一个八十八佛、或者大悲忏、或者拜阿弥陀佛,你必须某种程度有三宝的加持,才能够做到的,所以你的皈依也很重要;第三个:发愿。你要对未来要永断相续,持戒、发愿永不再犯。

这个是我们在临终的正念:

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你必须找出时间好好的做这个功课,忏悔业障的功课。

第二个:就是依观发愿。没有一个人往生,是临终才想到要去那里的,不可能。所有往生的人,他早就知道他要去哪里,一定要先有一个人生的规划,你不能到临终才决定要到净土去,你不可能做到的。

思想的改变,一般人,利根人不讲了,那种顿修顿悟的,绝大部分人的思想改变,都是点点滴滴的,就像一棵树,你要把它从东边搬到西边去,那是慢慢慢慢的搬动的。我们无量劫来会在娑婆世界得果报,就是因为我们对娑婆世界是有贪爱的。所以几乎所有人的思想是要修正的,正常人是不可能往生的,正常人,除非你是大善根的,你根本不需要今生修行,你佛号提起来就马上往生的人,这个人前生是大善根,他前生修得很好,他本来前生就该走了,一时的糊涂,所以他今生对他来说,他有没有修,对他影响不大,但这个是特例。正常人你要往生之前,你的思想是要调整的,你没有调整,你是往生不了,正常人。

所以你不断的在佛堂当中的思惟观察,慢慢慢慢调整你的心态,从贪恋娑婆,然后把它转成欣求极乐,就是思想的改造,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让你的生命只有一个目标:我一定要往生!你别无选择。思想的改造,你必须从道理上的觉悟,谁劝你都没有用的,因为别人劝你的东西,对你来说是外来的,它对你的影响,可能只是一句话而已,但是你真实的从道理上的觉悟,发自内心的力量那才是你真实的力量。所以佛陀讲很多的道理,你必须把它做一个会归,不断在心中不断的跟自己沟通,用现在的道理跟过去的你沟通,让你的思想从贪恋娑婆而转成欣求极乐,这个就是你要做的第二个功课:思想的改造。

第三个是最关键的:会归佛号。大乘佛法的操作,我们前面讲过,你要知道它的开合,你看那个菩萨他整天忙这忙那,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是法法消归菩提心;净土宗是法法消归佛号,要会归佛号。我们所拜的任何的忏悔、我们所修的观行,你要观想这个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会归到这句佛号。就是你要告诉你自己:有这句佛号,我一定可以往生!我们在发愿的阶段,是我一定要往生;当你会归佛号的时候,你从我一定要往生,提升到我一定可以往生!所以从这个唯识的角度,我们净土宗,你有志于追求临终正念,要做三块:第一个忏悔业障;第二个依观发愿;第三个会归佛号。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再来回答个别的问题。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临终的正念是要准备的。

我想就是说,成佛之道,其实它是很多选择的。佛法它跟其它宗教不同就是说:它回家的路,它“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就是说我们从一念清净的心,迷真起妄以后,我们现在回到我们原始的家,它不是一个选择。所以就是说的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当然你要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法门,那这个就没有对错的问题了。

净土宗的正念,我再强调一次,它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要刻意去栽培的,因为你没有这种正念,就是说它不是你原来的东西,如果你学唯识你会觉得,我们的心是跟娑婆世界相应的,它所有的活动,绝大部分是顺从娑婆世界的。所以净土宗的正念——顺从弥陀的本愿,我再讲一次,是刻意栽培的!如果你没有栽培,对不起,你就没有这个东西了。它是要去准备,它不是偶然出现的。

[学员问]:师父慈悲,弟子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上次师父提到那忆佛里面,有用光明想跟莲花想,如果说我要加修这一块,当方便助行的话,我可不可以说,因为你要去观想它不容易,我可不可以譬如说找一个佛像,我自己感觉是有人在那边,然后每天看着它,就有时候这样兼修的话,这样是不是可以比较容易去忆佛?要不然的话要观想就不大容易做得到。

[师父答]:对对对,但是你在观佛像的时候,你要先离相,然后再观相,就是你不能太执着。所有的观相念佛,一定要站在清净心的角度,你不能住相。我上次有好像给大家讲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有一个大专生,参加忏公师父的大专斋戒学会,他就专门看佛像,结果他看到最后,他觉得佛像,阿弥陀佛对他微笑,这不对啊!你这打妄想了,是吧?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一定记得:一定是要“借相修心”,修你的往生的心。就是说这个相状本身只是让你借来用的,它没有太大意义,“借相”修愿力、“借相”修你的信心,所以你要往心中去会,而不是注意它的相状有什么变化。

[学员问]:所以师父的意思是说,比如说我们在拜佛看着佛像,就要会归到自己用般若去观想,它这个东西是功德,要会归菩提心,用这样子来做。

[师父答]:会归到你的信愿,你的深信、切愿、持名会归这句佛号。

[学员问]:是。师父第二个问题我请教一下,就是师父在那个《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不可以简单提一下?因为往内的话,往内那不是跟唯识一样,是往内观嘛,对不对?也是一样;那往外就是攀缘,这样子它的差别是说,我是不是受到外境的影响?

[师父答]:因为是这样,你往外是接触到相状,它是生命的结果了,往内看到的是佛法的真理,对不对?那是道。如果我们的心是一个车子的话,你往外,你是攀缘外在的相状,你很可能会堕入你的生死业力当中,因为它外面本来就是业感的世界,你除非能够做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就没有内外的问题。我们后面会讲到修行的阶位,到了通达位以外,就没有内外的差别了——他顺逆皆方便,他心完全无住。但是我们的心是有执取的,我们去到哪里,就像一个手上粘了强力胶一样,你看到什么你会住在上面的。所以这个时候佛陀的慈悲,告诉你:你的心有两个门,一个是前门,一个是后门。一个是接触业感的世界,你看完以后你很容易产生烦恼。你看你一天到晚看别人,你很容易起烦恼,对不对?那你不断的在心中思惟着道理,你很容易保持正念,这个事你可以做实验的嘛。

[学员问]:谢谢师父。师父,第三个问题问一下就是:如果成佛以后他那个遍计所执没有,他的依他起还是不是存在?

[师父答]:依他起还在,依他起还是在。但是他的依他起,是从杂染的依他起,变成清净的依他起。

[学员问]:就变成了清净的国土,他可以庄严?

[师父答]:清净的功德庄严的国土,但依他起是在,因缘法是不能坏掉的,所以不坏假相。他从一种生死轮回的假相,变成清净庄严的假相——依报正报的庄严,他还可以跟众生分享。

[学员问]:师父慈悲,刚刚师父说我们要调整思想,那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身处于娑婆世界,那厌离娑婆世界这一块,我们比较容易做得到,那欣求极乐?因为娑婆很苦嘛,那就比较容易厌离。

[师父答]:那是你的生命体会。

[学员问]:可是欣求极乐,我觉得极乐世界就是一个不思议境,虽然是说从佛经里面,可以体会到极乐世界的殊胜,还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可是因为毕竟还是很难想象,所以很难做得到。

[师父答]:你可能没有找到你相应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欣求,就是说你一定要得到它叫欣求。所以你必须在极乐世界的功德当中,找到一个能够感动你的相状。如果你觉得极乐世界你欣求不起来,表示你还没有找到一个你感动的,比方说他没有病痛,这个像我们这种年纪大的人,就感受到这个病痛的问题了,是吧?他没有病痛,他一辈子都没有病痛;他有广大的神通,他能够随时亲近十方诸佛;他随时能够随愿闻法。我们娑婆世界要听佛法可不是很简单啊,诸位!所以你必须把极乐世界所有的功德,通过《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来整理一下,哪些因缘能够感动你的先找出来,因为阿弥陀佛是为所有众生设计这个国土,他不知道哪一个因缘会感动你,是吧?

所以你这个欣求极乐,你要怎么个人化呢?就是你要先看看:哦,《阿弥陀经》讲到极乐功德是这一块、《无量寿经》它偏重在依报的庄严讲得多一点、《阿弥陀经》的正报的功德,讲得多一点……你要把所有的净土的经论,全部找出来,只要是佛说的都找出来,《观经》也找出来,你要找出一些能够感动你、能够说服你往生的条件找出来,这个很重要。如果你对极乐世界完全没有感动,你就很难欣求极乐了,这个不能勉强。

就是说不管你观的是什么极乐世界的功德相,重点是它能够感动你、它能够说服你:你一定要去!这个相状对你来说就是妙法!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白山梦雪" 修真世界之风云录" 万界剧透直播间" 勾引已遂,京圈贵公子秒变恋爱脑" 我正等你" 神侠系统" 当局者迷:迷雾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