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文学

第23集《唯识学概要》 (第2/2页)

因为菩萨修善的时候,他是用愿力、用咒愿力来修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他善业的时候,他因地的时候,他是正确的引导他这个善业,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他不允许有过失出现,他是用愿力来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报的时候去杀生,违背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力。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乐果报的时候,他一旦要造罪业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因缘来阻挡他,让他罪业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时候他有发愿,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当过失要出现的时候,他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抗拒这个果报,来抗拒这个罪业。当然如果你没有发愿那你就糟了,你就没有一种善的力量来引导你,那你只好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说菩萨修菩提心的时候,他有愿力的摄持善法,他得果报的时候“胜生无罪。”他生长那种大富贵的家族里面,他不会有过失出现的,这他因地的咒愿力的摄持。

那么我们看到这个菩提心,它会使令一个人来生得到大富贵,而且大富贵当中,它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往这个出世的解脱去引导他,有一种圣道的力量。

好,我们看丁五,就是菩提心的最后一科:助成。这个六度,透过菩提心的摄受,它会互相的资助,我们看提问:

丁五、助成

一、提问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互相抉择,云何可见?】

那么六度的法门,如果透过一个菩萨的空性跟菩提心的摄持,它互相抉择,它会互相的融通、互相的资助。那么这是应该怎么去理解呢?我们来看这个无着菩萨的回答:

二、证答

【世尊于此一切六种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施声说,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如是所说,有何意趣?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那么这个地方是说,佛陀在赞叹六波罗蜜多的时候,他有些经典讲到说:喔,所有的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最为重要,你把布施修好了,其它度就修好了,佛陀“以布施声说”;但是有的经典,佛陀说:所有六波罗蜜,持戒最为重要,你把戒持好了,六度就持好了;或者以忍辱,所有的功德,忍辱第一;或者是精进、或者禅定、或者智慧。那么佛陀为什么在六度当中,有时候会用一个波罗蜜,来摄持其它波罗蜜,这到底有什么样很深的意趣呢?看无着菩萨的回答:

“谓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因为一个菩萨他开始生起菩提心,他用愿力来行菩萨道的时候,叫“一心万行”,但是他最后“万行一心”,他所有的万行都是在增长他的菩提心。所以呢,他在修一切的波罗蜜多的时候,他修任何一个波罗蜜多的时候,都具足其它的五度的波罗蜜多。他这个波罗蜜多,他能够有一种互含互摄、互相助成的效果。

比方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他也具足了持戒,因为他布施的时候,他知道怎么样布施是如法的布施,什么情况应该布施,布施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恰到好处。那么菩萨在布施的时候,遇到种种顺逆因缘的刺激,他能够安忍不动,这个就是忍辱了;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他能够相续不断,不生疲厌,这就精进;菩萨布施的时候,他内心寂静,他不生起攀缘,就是禅定;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他善知众生的需求,他不会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对方,他知道众生需要什么,他广设善巧方便,这个就是智慧了。所以菩萨到最后在操纵六度的时候,他是随修一法,其它的五度法门都具足了,他修一波罗蜜,他具足其它的波罗蜜。

诸位我们看到,阿罗汉的功德,阿罗汉的神通跟佛陀的神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阿罗汉的神通,他因为没有菩提心的这种摄持,他的神通是单一的,是自受用的,他只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佛陀的神通一释放出来的时候,他有广大的他受用,他能够一为无量,他能够满足所有众生的需要,叫普门示现。

比方说我们经常举的例子,佛陀调伏狂象的例子。你看佛陀跟诸大阿罗汉,那都不是一般的阿罗汉,三明、六通、八解脱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大阿罗汉,那种常随众,那都是久修声闻法的大阿罗汉,跟佛陀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间看到那些狂象冲过来的时候,阿罗汉第一个反应:飞到虚空。他的神通力先保护自己,这个自然反应嘛,这跟他因地有关,他因地修善法的时候,他是少事少业少方便住,所以他的神通力不能跟众生分享。但是你看佛陀第一反应是把手举起来,现出五道光明,所有的象都跪下去,这是非常不容易,因为他知道每一只象,它需要的是什么。

佛陀举出一道手的时候,每一个象看到的光明是不一样,看到狮子的相状是不一样的,只有佛陀做到。佛陀用一个音声说法,所有人都能够听到自己相应的东西,这个因地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互含互摄,所以佛陀为什么叫万德庄严呢!佛陀只要释放一个法,他这个法能够普遍让所有的众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因为他因地的时候有菩提心摄持。

诸位你如果说,你如果不法法消归心性,你修善法的时候是用攀缘心:喔,我把这件事做好了、你把这件事做好,你得果报的时候,你做了A跟B,它不能产生整合的效果,它没有那种效果。因为你是向外攀缘嘛,你叫做修习善法。但是如果你把这些善法你能够整合到内心去,产生互含互摄,你得果报的时候,你富贵中就具足了庄严;庄严中就具足富贵。它那个功德力,它是互含互摄的,就差在这里。所以说呢,菩萨在修六度的时候,到了末期的时候,他的每一个法一出现的时候,互含互摄。所以他得果报的时候,一为无量,普门示现,那叫做万德庄严。

好,那么这个地方,我们把菩提心的功德,就是说你有发菩提心,也是做这件事情;你没有发菩提心,也做这么多事情,但是它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因为你过程不同嘛。你的心跟这个法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会影响这个法到最后的开花结果。

好,那么前面我们把这种圣道门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如何来引导第八识:第一个引导的力量来自于成佛的愿力,以成佛的愿力来修习善法,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我们未来会产生很殊胜的果报、很殊胜的功德。

第二个我们来谈谈第二种引导,就是阿赖耶识的第二个引导,就是净土门的引导。那么我们看:

丙二、依净土门成就信愿 分三:丁一、建立信心。丁二、依观发愿。丁三、会归佛号。

那么净土门,首先我们要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这信心当中有两科:第一个感应道交;第二个是转他成自。我们先看感应道交的地方,好,请合掌,我们先把经念一遍:

丁一、建立信心

一、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好,我们来看看,我们先把它做一个简单的

消:

那么我们前面的赖耶缘起观,我们主要是针对自身的因缘,你应该怎么样来调伏自己的罪业、怎么样调伏自己的这个思想,完全从自身的因缘。那么现在我们来谈谈,你跟众生的相互关系,你的阿赖耶识跟对方的阿赖耶识,它们之间的相互的感应的关系,是怎么回事?

那么这个地方佛陀先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两个人某甲跟某乙,这两个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他们有他们的业力、有他们的思想。这两种因缘在他的生命当中,交互的作用,这两个不同的阿赖耶识,那么这两个人发生什么事呢?

“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假设某甲他呢,很专心的很相续的去忆念某乙的优点,比方说他忆念某乙的这个人,是很善良一个人,他是一个很体贴的、喜欢帮助别人的,就是某甲经常忆念某乙的优点;那么另外一个呢?“一人专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忆念是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件事情,他们两个做了一个不同的忆念。

那么这两个人第六意识有不同的忆念,他们来生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有两种情况:有可能会相逢,当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说这两个人来生都投生在洛杉矶,但是他们就没有因缘相见,他可能一个在洛衫矶住在aradia,另外一个住在pasadena。他们这辈子两个活动当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见,它没有一种感应的力量,它没有一种力量让他们两个能够接触,叫做“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个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样,他们两个生命不能产生交集。

“或见非见”:就是即便你们两个在超商相见了,某甲某乙,欸,两个人见面了,但是你看他没感觉,他看你也没感觉,两个人就当面错过。就是说这两个阿赖耶识碰撞的时候,它不会产生互相吸引,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因地的时候没有互相忆念。

那么反过来,再看另外一个因缘“二人相忆,二忆念深”:某甲很专心的忆念某乙,某乙也偶尔忆念某甲,这第一种情况,两个互相忆念。或者说“二忆念深”:他们不是偶尔的忆念是经常性的忆念。某甲经常忆念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矶,他在另外一个州,那么这个某甲就经常忆念某乙,那某乙也经常忆念某甲,那么这两个人,未来的阿赖耶识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他们两个生生世世的生命会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长在一个城市,就很容易让他们有一种力量,让他们见面乃至于变成眷属,因为他们因地有互相的忆念。这是一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忆念,就创造来生的相遇。

那么这个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说什么呢?他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跟众生的忆念,是这个道理,佛陀跟众生的互相吸引,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两个都是心嘛。

就是说呢,我们先看看佛陀是怎么回事,佛陀心是怎么想的?说:“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般涅槃,他跟阿罗汉的涅槃不一样,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转识成智的、他是破坏颠倒执着、他不毁灭心识的活动,所以他在大般涅槃当中,他悯念所有的众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亲忆念所有的儿子。所以佛陀的忆念已经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忆念每一个众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经把他该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对不对?他发这个愿,他成佛以后,他果然的实践他的愿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给每一个人,他没有哪一个人多,也没有哪一个人少。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加持呢?我们看看怎么回事: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作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来悯念一切众生,但是作为众生呢,假设这个众生他离家出走,他根本就把这个佛陀的功德给忘了,那么这个人就很难跟佛陀感应了,因为他的心是忆念凡夫的世界,他从来没有忆念过佛陀;那么反过来假设这个人是一个学佛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他能够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忆念佛陀,那么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能够产生感应、产生吸引。

也就是说,我们这样讲好了,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释迦牟尼的佛像,到底他有没有加持力?有没有加持力?你说有?

喔,答案是:很难讲!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过去,他完全对这个佛陀是完全不当一回事,那么这个佛陀对他就毫无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触了,因为你不忆念他嘛!诸位,加持力不是单方面的,不能强迫的。因为佛弟子他经过佛像的时候,他会合掌,欸,这是一种感应了,那这佛像对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双方面的。

作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个众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是跟佛陀感应,你要透过你一种至诚恳切的忆念,才能感应道交的。也就是说佛陀跟你的因缘有多深,完全取决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决定的。因为佛陀这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释放出来,但是我们自己的准备,就决定佛陀会给你多少。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感应道交是怎么样的形成的?是两种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老祖,再不下山您就要绝后了" 大宋好屠夫" 莫海小说" 竹里馆记" 妖雨剑流风" 九月珠海那年雪在飘" 奥特:穿越格朗迪?我追求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