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看着起身走到台上的刘和感慨道:“没想到居然是你来和我辩论。”
刘和也笑道:“一开始我也没想到对手会是子远兄啊。”
“废话就不多说了,不知子兴想以何为题?”
“不如就说说战国七雄之中为何秦国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若是子远兄同意以此为题的话就先请吧。”
许攸眼睛微眯说道:“那好,就以此为题,既然子兴说了,我便不客气了。”
对于这个秦灭六国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极大的话题,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不过强秦说一直占据着主流,许攸也不客气,既然刘和主动提出这个话题,而且还让他先亮明观点,许攸直接就提出了强秦论的观点。
“秦之所以能灭六国者,自然在于秦之强盛,秦兵起于关西,自古以来便民风彪悍,自秦孝公起,更是以商鞅变法图强,秦之国力与日俱增,秦惠王时,司马错灭蜀国,秦国夺取巴蜀之地,秦国便越来越富庶和强盛,至始皇时,秦灭六国就已是大势所趋。”
许攸的观点很简单明了,因为秦人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擅长作战,后来还夺取了巴蜀之地作为粮仓,又经过了几代明君的励精图治,等到了秦始皇时期,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这个观点也是绝大部分人所认同,于是其他人纷纷看向刘和,想看看刘和要怎么反驳,毕竟是辩论,刘和肯定要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要是一样的那刘和就要输了,只是现在最主流的观点已经被许攸说了,刘和又能怎么反驳呢?
乐松等人也是担忧的看向刘和,不过刘和却发出一声嗤笑。
“我还以为子远兄身为天下名士,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原来还是愚昧之见。”
许攸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开口说道:“哦?不知刘将军有何见解啊?何不说出来让我等见识见识。”而且刘和的讥讽显然让许攸很不爽,对刘和的称呼都发生了改变。
“依我看来,六国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更不在秦强,而在于贿秦。”
刘和的话一出,瞬间便惊呆了在场之人,贿秦这个观点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来过,所以现场根本没有人认可刘和的说法。
贿秦是后世的苏洵提出来的观点,其实主要目的是借古讽今,抨击了当时的北宋政权每年要给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送上大量钱财,这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而刘和选择以《六国论》来反驳许攸也不止是单纯的反驳,同样也有对现实因素的考量。
自去年的北宫伯玉叛乱以来,雒阳的朝廷内部就有一种放弃凉州的声音,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司徒崔烈,好在傅燮据理力争,更是说出了应该将崔烈斩首的言论,刘宏这才听从了傅燮的说法。
即便如此,雒阳的公卿里面依然有人声称应该放弃凉州。
在刘和看来这种人都应该拖出去枪毙十分钟,虽然现在的凉州无比混乱,出现了叛逆,但也不能放弃凉州啊。
在刘和看来放弃凉州和直接资敌有什么区别,叛军和羌人得到凉州会就此罢休吗?明显不会,要知道他们现在连凉州都没有拿下,就已经开始攻打三辅地区了,一旦把凉州给他们,怕是整个关中地区都无法安宁了。
所以刘和也想借助《六国论》中的观点来讽刺这些主张放弃凉州的人。
“贿秦?无稽之谈罢了,不过刘将军的言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许子远,我的论证过程还未说出,你便开口讽刺,也令我大开眼界啊。”
“哼,那就让我听听你的言论吧。”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够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秦国虽强,然而赵、楚皆能与秦国对抗。长平之战前,赵国数次与秦国大战,赵国一直略占上风,长平之战后也有良将李牧,统率赵军抵御秦兵,秦国不能胜,最后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之后才顺利灭赵。按照子远兄的说法,秦国国力远胜于赵,何需反间计?”
“而楚国国力更是一直堪比秦国,秦灭三晋之后,以李信为将,二十万秦军攻楚,却败于楚国,最后还是以王翦为将,率兵六十万才攻破楚国。”
“试问赵、楚皆在,秦国如何以国力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