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兰嫁去罗家的时候,罗家也是苏家爹娘千访万访过的。
罗家比一般农家要富裕。
家里也有几十亩的土地,跟她家也算门当户对。
罗婆子连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娃都没有。
把乡里乡亲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这个时代普遍重男轻女。
讲究的人丁兴旺,家中有田有人,还有什么好挑的?
婚后,苏兰才知道自家爹娘的眼力劲儿,实在忒浅了。
大哥罗大柱,在家务农,娶妻钱玉珠,生了四儿一女。
二哥罗二柱,在县城里做伙计,娶妻吕红,生了三儿一女。
老三罗三柱,就是苏兰的丈夫,在家务农,生了三女一儿。
老四罗四柱,在外念。
罗老爹信奉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高。
自己是扁担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可想改换门庭,还是要读。
你想想,农家想要供养一个孩子念识字,该有多难。
何况这个年代赋税也是不少,再加上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
那田卖了一亩又一亩,可罗老爹硬是一条道儿走到黑。
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出一条龙。
家里的儿子多了,就如猪身上的肉,有肥有瘦。
罗大柱是支撑门面的,以后是替老人养老的,要疼。
加之大嫂生了四儿一女,腰板子很硬。
罗二柱在外做伙计,吕红和4个孩子都在家。
每月二柱交给家里200来个铜板。
估计他私下扣扣也有不老少,可这也没证据。
不管怎么说,老二是往家拿钱,多少不论,总是个进项,也招爹娘喜欢。
罗三柱,夏国特色,中间的儿子不大不小的,最不值钱。
老实孝顺,让打狗绝不撵猫,最不受待见。
老小,最疼的心肝肝,眼看着要供出来了,要有出息了。
罗老四走了,说是什么追求光明。
罗老爹纳了闷,在家不也会看到日出阳光吗?
还要到哪儿去追求?
最有出息的儿子跑了。
这下竹篮子打水网拦风。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可俗话还说了,五个手指还不一样长。
这些年,一大家子,都在一个锅里吃食。
人多事非多,再加上苏兰又没有大嫂二嫂争气。
一口气生了三个丫头片子,那个招婆婆白眼哟。
苏兰在罗家是伏低做小,黄连拌猪胆,命最惨。
好不容易生了个带把的,还是抬不起头。
婆婆说了,老娘我生了四个带把的。
老大家的也生了四个带把的。
老二家的生了三个带把的。
你这生了三个赔钱货。
就生了一个小子,有啥好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