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跟着诸葛珪来到后院的一间房,在这里见到了诸葛珪的三个儿子中的两个。
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
其中诸葛瑾十一岁,诸葛亮四岁。还有一个去年刚出生的诸葛均,不过刘和并没有见到,而在诸葛均出生后不久,三兄弟的母亲章氏就因病去世了。
刘和并未第一时间进入屋内,而是站在窗外仔细打量着正在看的两人。
诸葛珪注意到刘和的动作,也没有开口叫两兄弟,而是和刘和一样静静的看着正在学习的两兄弟。
其中诸葛瑾比较清瘦,身高只有五尺多,比刘和矮上不少。五官端正,只是脸非常的长,怪不得孙权老说诸葛瑾像驴。
此外诸葛瑾面相敦厚,一看就是老实之人。
小诸葛亮长得更是粉雕玉琢,眉如刷漆,双目清澈透亮,精气神看起来十分充足,整个人宛若仙童转世。
此时的诸葛珪正在翻阅《尚》,时不时还在一旁写些东西,诸葛亮小小就开始练习毛笔字了,不过毛笔对于现在的他来讲还是有些大了,因此哥哥诸葛瑾时不时就会帮诸葛亮纠正一下握笔的手势和同时将纸张铺平。
没错,就是纸,最近几年刘和搞出来的纸已经开始普及,诸葛珪为了孩子的教育,专门托人从买来了纸张。
刘和走到诸葛珪身旁低声说道:“大人的两位公子真是勤奋好学,依我看,日后的成就绝不比大人低。”
诸葛珪显然是对两个儿子十分满意,不停的笑道:“公子过奖了。”
“我看一点都不为过。”
这时屋内的诸葛亮听到了两人的谈话,抬头看向两人,看到了诸葛珪立刻便跑了出来,同时口中喊道:“父亲。”
刘和一愣,也对,诸葛亮再聪明也才四岁,见到父亲这个反应很正常,至于学习的事,这么小的孩子,也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适当的劳逸结合也是应该的。
诸葛珪本想将小诸葛亮抱起,却突然咳嗽了两声,屋内的诸葛瑾连忙想要出来将诸葛珪扶进屋内,却看到刘和已经扶住了诸葛珪。
诸葛亮也很懂事,扶在诸葛珪的另一只侧,诸葛珪伸手摸摸诸葛亮的头,在刘和的搀扶下走进屋内,对着两个孩子说道:“这位是虎是打败了黄巾贼的刘和刘公子,你们还不见过刘公子。”
诸葛瑾拉着诸葛亮就要行礼,却被刘和伸手拦住。
“不要客气了,要是愿意的话,你们俩叫我一声兄长就好。”
诸葛瑾见到诸葛珪没有什么反应之后才开口道:“见过兄长。”
诸葛亮则是早早的就叫了一声兄长。
诸葛珪开口说道:“刘公子之前在荀氏连续作诗六首,名扬天下。瑾儿,你还不快快请教。”
诸葛瑾连忙拿起尚,根据自己的记录,翻到其中一页向刘和请教。
刘和看了看内容松了一口气,《尚》的话还能说上几句,自己的老师卢植怎么说也是《尚》的权威认证,自己虽然学来的不多,但也是会一些的。
于是便开始给诸葛瑾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同时还列举了一些例子。
诸葛珪听着刘和的解释也是不住的点头心道:难怪能作出六首好诗,学确实不低。
很快便解释完毕,诸葛瑾就要道谢,却被刘和拦住,看到摇了摇头,诸葛瑾也就不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