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来到了街的正中间,里面卖的东西更多了,有做家具的、农铁具、金银首饰铺、便宜点的布料铺、大点的饭馆等等。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但是相比起现代还是少之又少呀。
王花看见前面有一个屋,就对父亲说;“父亲,我们去给弟弟买点笔墨纸砚吧,这样他就可以用来学习了,回去后再把他送去学堂,让弟弟好好学。”
听了王花的话,母亲也赞同道;“对,孩子他爹,什么都可以缺,但这个不能缺,我们的果哥儿一看就是有出息的,将来还有出人头地呢,买吧,啊。”
一家人就进到屋里,看着有好多的,但是全部都是那些人抄录的,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印刷术,抄录这些还要付出好多的人力、财力呢,为弟弟选好笔墨纸砚后再付款。
“这个有点贵,要二两银子,是那些秀才用来写字的,那边那些便宜点,只是不太好,但是也可以写字的,要不,你们就要那一种。”“那边那一种才要一两部到点。”掌柜的看着她们的穿着说到。
“算了,不买了,那么贵,我用姐姐教的那一种写也可以的,先生教的我用沙子写出来也行呀。”听到掌柜的说很贵时,弟弟赶紧说到。
“母亲、父亲,买吧,其它的我们少买点,少东家不是让我们以后继续送菜给他吗?银子还会有的,弟弟的功课要紧。”王花也赶紧劝说父母。
“买吧,孩子们都对,我们其它的少买点,孩子的学业耽误不得呀。”母亲也说到。
最后父亲也同意了,他们付款买了刚才她们选好的那种,一家人就走出了屋。
王花想要是再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好了,在这个时代老百姓都穿着麻做出来的衣服,不怎么保暖,而且还很重,有钱的都穿着绸缎,要是能有棉花做出来的就好了,还很便宜,老百姓也穿得起,而且老百姓也可以自己栽种,自己织气布来,成本也不高。
正想着,父亲也带着弟弟去买面去了,母亲要带着两个女儿去做身衣服,这身上穿的还是去年大爷爷家的大姑母回来时带回来给两个女儿的;王花和妹妹随便选了一样,母亲看了不满意就自己为两个女儿选了一匹很便宜、花色不怎么样的布料。
选完后再到前面的铺子看看,旁边有一个杂货铺,里面好像隐隐约约传来人们的吵闹声,王花仔细听,好半天了才听出来了,原来是有一个其它地方的商人拿着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要买给杂货铺的老板,老板又不知道是什么,不想买,后来就吵了起来。
王花赶紧跑过去看看究竟,哇塞、哇塞,真的是打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瞌睡遇到好枕头了,王花在心里高兴的都找不到北了,但是王花装作没有那么开心的样子。
“你好,你的这些东西是要卖吗?”王花听出这个商人是用壮族,就用壮语问到。
“哦,是的,原来你也会说我们的这种语言,这样就太好了,我这里带来了这几种种子,想放在他这里卖,但是,他不知道是什么,他也听不懂我说什么,就吵了起来。”商人有种老乡见老乡眼泪汪汪的感觉,拉着王花说到。
“你的这些东西我知道是什么,你就便宜点卖给我吧,我全部都要了。”王花也拉着商人的手说到。
原来呀,这个商人是周边的周国来的,他手里的刚好是棉花的种子,他旁边的不是孜然是什么,孜然也就是小茴香,做烧烤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