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出自清代徐昆笔记小说《柳崖外编》
在直隶景州,有一对父女,习武卖艺为生。父亲看起来四十岁左右,女儿大概只有十六七岁。
父亲武艺高超,在女儿五岁时,便开始教女儿武艺,用以防身。本以为女儿不会喜欢武术,没想到女儿倒是很热爱。于是,父女两人就这样每天起床练武,十余年坚持如一日,无论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少女武艺也越来越高,使棒耍枪更是厉害,但是她最拿手的兵器还是流星锤。因为流星锤能近攻,也能远攻,用得好威力还大,平时收起来放在腰间,谁也不知道,极具隐藏性。少女曾用流星锤跟很多人交手,她从来没输过。
由于到了及笄之年,所以父亲开始为女儿张罗婚事。
按照父亲的想法,他希望能找到一位筋骨出众的少年,不但长相要好,还得武艺高,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自己的女儿。而他的女儿,因为热爱武艺,所以也这么觉得。于是,父女商量好,决定来个“比武招亲”。
说干就干,父亲在闹市中摆下擂台,说明来意,然后让女儿出来。
少女本就很漂亮,一流姿色,比武的时候又穿着华丽的衣服,一半微微露着,五彩湘裙,衣带飘飘,两只脚很小,鞋尖上各自粘着一枚铜钱,围观的人很多,不少人垂涎于少女美色,纷纷表示要打败少女,把她娶回家。
少女提起流星锤,一通舞弄,如天女散花般美妙。她对着围观者说:只要是年轻子弟,不管家世婚否,只要能打败我,并取下我脚尖的两枚铜钱,我便嫁给他。纵然不能打败我,能趁机取下铜钱,也算赢。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父亲敲了一声锣,比武正式开始。
不断地有人去挑战少女,但都败下阵来。一连两天,前后共有二十多人挑战,但没有一人获胜。于是,挑战者少了,但围观的人则更多了。闹市附近有一家酒店,在二楼的雅间,临窗俯视,下面的比武场看得清清楚楚。很多人挤不进去人群,于是就到酒店二楼往下看。
这二楼雅间里,有一位年轻人,听到下面很吵,就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了之后,少年留心看下面的比武。
很快,又来了挑战者,此时身高八尺,美须髯,仪表出众,围观者也都为他喝彩,还怂恿他去打败少女,把佳人娶回家。少年一听,一马当先,上了比武场,开始与少女交手。少年武艺不错,身如猛虎,声若雄狮,招式不断,脚步轻盈,前后左右,腾挪闪跳,试图攻入少女的流星锤圈子,但始终没能成功。
那少年一时有些着急,使出“黑虎掏心”“二郎担山”“流星赶月”等招式,慢慢地有些狠辣,甚至已经使出“仙人摘桃”。少女大怒,一招“挽弓射虎”,扭身抛锤,眼瞅着打中少年左肩,忽然她纵身直进,收住招式,一脚把少年踢倒了。
雅间的年轻人,看到这里,叫一声“倒算是妙招”。
很快,又来一位公子挑战。这公子臂力大,善用枪剑,两层皮甲,他一下就能洞穿。他自恃武艺高强,不肯用兵器,摆了架势进攻少女。少女不愿胜之不武,把流星锤系在腰间,赤手空拳接招。
几十招之后,那公子被少女踢中膝盖,倒在地上。
在雅间里的男子,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直接从楼上跳到场地里,对着少女抱拳,两人开始交手。男子武艺极高,轻功极好,几招过后,少女明显不敌。少女后退时,男子趁机会冲上前,靠近女子,抬起她的腿,从她鞋尖上取下铜钱,然后转身一个“凤舞九天”,从地上飞入二楼雅间里。
场地上一群人看呆了,都没反应过来喝彩。
父亲暗暗欣赏,带着女儿上了楼,找到男子,一些好事者还跟了过去。大家认为少女要找到夫君了,都很高兴,少女父亲也很高兴。
到了雅间,找到男子后,父亲说了比武招亲的意思。
不料,男子大怒,拍了桌子大声说:胸舞剑刺枪,开山碎石,这不算勇;一步三丈,日行三百里,这不叫健。当年孔夫子,力大无穷,能举起城门,但孔子是以力气大出名吗?西方佛老,能用钵盂降服毒龙,他是因为能力强而出名的吗?
那些能够撕裂犀牛皮甲,拽九头牛的尾巴后退的人,只能叫弱;那些能取金龙之珠,断秋蝉之翼的人,反倒人人称强。为什么呢?因为大丈夫之所以为大丈夫,在于智慧,而不是在于勇猛。
男子继续说:现在,令千金稍有武艺,却不能收敛锋芒,韬光养晦,继续修习,反而让她在大街上抛头露面,穿着引人遐想的衣服,让无数双邪意的眼睛盯着,让很多人评头品足,还说要许配给武艺高超少年。请问,这样合适吗?
有人不明白了,说:这怎么就不合适了呢?
男子呵呵一笑,说:女子嫁人,难道就看武艺吗?对于那些财力雄厚的人,还要查看他的容貌品德,即便品德和容貌好的人,还得看他性情。只有性情温顺、能力出众、武双全的人,才是最合适的夫君。单看武艺算什么?莫非以后成家,便靠武艺过日子?若是所许配的夫君性情不好,打骂你女儿,又当如何呢?
最后,男子对着少女又说一句:那些优秀的少年郎君,难道会去你的脚尖上谋婚姻吗?我不会娶你的,你们走吧。
说完后,男子摘了帽子,露出光头,居然是个和尚。大家都呆了,有人问这个和尚是谁,酒店老板说:他是少林寺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