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文学

第32集《唯识学概要》 (第1/3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面。

我们佛教的修学,有内因跟外缘两种力量的结合。当然内因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外缘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力。如果是净土法门,当然它的外缘,偏重在佛力——弥陀本愿的摄受,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但一般的圣道门,在三宝的加持这一块,偏重在法力这一块,就是六波罗蜜的法门,作为佛陀,作为僧宝只是一个助缘。

所以唯识学它是从心力跟法力的结合,来形成一个菩萨道的一种力量。当然这两个最关键的是你的心力,你的因地发心,这一块佛陀在《法华经》他讲出一个车乘的譬喻:他说你这个车子,可能是个大的车子,也可能是一个小的车子,这个车子比喻你修的法门,你做了很多的功课。但是这个车子本身,它不能决定去哪里,它是前面那个拖车的羊、或者是鹿、或者是牛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你今天跟法门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来修这个法门,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是追求一种人天福报,来修布施、持戒、忍辱,那么这个善法,就会带动你到人天的安乐果报;如果你今天是一种出离心,来修六波罗蜜,那么这个善法,就变成一种偏空的涅槃。

就是当你生命结束的时候,你只能够孤单的离去,你只有去,但是你不能够来,所以你的生命只有单向,你不能像佛陀可以自在的去、又能够自在的来,你不可以。因为你因地的时候,没有发广大的愿力来摄持这个法门,所以这个法门所有的资粮,只能够带你到偏空的涅槃。如果你的因地是圆满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这个时候所有的资粮,会带你到无住处大涅槃。所以你的心理素质,永远是在主导你所修的一切法门,叫因地发心。

那么因为做为一个菩萨,他因地的时候,他内心的善根的栽培是相当圆满:他有菩提心来引导自己、他有空正见来调伏自己,所以他最后的结果是无住处大涅槃。也就是说他在寂静安稳当中,他同时可以生起四种广大的功德,来跟一切众生分享。但是在分享过程当中,他还是一样安住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他一点都没有干扰,这个就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地方,因为他的因地圆满,所以他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真空的妙有。

那我们来看看,在大般涅槃当中,到底它是产生了一个多大的作用,所谓的四智菩提,我们来看第一个释名:

[别示 —— 二、菩提——释名——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那么这个四智菩提,虽然我们是有本具的这种生起的这种无漏种子,但是因为被所知障所障碍了,所以菩萨修这个无分别智,还有菩提心的关系,把这个所知障给破坏了,把这个菩提的种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那么生起以后辗转相续,尽未来际,不失不亡,叫“四智相应心品。”

那么这个四智菩提本身它是能够转八识成四智。我们知道小乘的圣者,他的心只有出离,所以他这种出离心的引导之下,他对第六意识是全盘否定的。因为他的心,只有不断的呵责第六意识,他认为所有的过失——“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他起了单向思考,第六意识被他不断的呵责、不断的对治,第六意识就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大乘菩萨对第六意识一方面呵责,一方面鼓励。诸位你要修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对第六意识——对你自己的心,双向思考:该呵责的、该对治的对治;该鼓励的、该引导的要引导,你对你的内心一定是两套方法,否则你的结果是不妙的。所以大乘佛法,它能够用无分别智呵责它,一方面用菩提心来引导、来鼓励它,所以它最后的结果有四智菩提。这个四智菩提:它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第七意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这转八识成四智菩提了。

好,我们来看看这个身为一个佛陀,他在一念的不生不灭的这种寂静的心中,他是如何产生这四种力量。我们先看第一种力量——大圆镜智:

[义别—— 一、“大圆镜智”: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大圆镜智”:是把第八识转过来叫大圆镜智。第八识本来是充满了业力,充满了不自在,但是这个转成智慧以后,那就是一种自在了。那么它这个自在力表现在哪个地方呢?就是离诸分别。它本身不起任何的虚妄的分别,就是它不带名言,但是它能够缘所有的行相,微细难知,它能够缘很微细很微细的行相。

大圆镜智——佛陀那个寂静的心,他可以同时知道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今天总共下了几滴雨?佛陀清清楚楚,这个大圆镜智不可思议!那么它呢也不虚妄、也不颠倒,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它在了别境相的时候,它不起任何的颠倒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它能够支持所有的善法的现行、它能够执持无量无边的无漏的种子、它能够现出种种的身土智慧,各式各样的影像,而且是“无间无断,尽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其实大圆镜智,是整个后面的三种智慧的依止了——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都要依靠大圆镜智,它是所有佛陀一切智慧的根本。这个大圆镜智是成就什么?成就法身的。法身,佛陀的清净法身,是大圆镜智成就的,是智慧成就的——“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

好,我们看第二个“平等性智”:

[义别—— 二、“平等性智”: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平等性智是在因地的时候,转第七意识而成平等性智。当然凡夫的第七意识是一种我执,在整个平等的缘起的生命当中,捏造一个自我的概念,所以跟众生产生了对立了。那么佛陀修习菩提心、空正见以后,就把这种对立的第七意识转成了平等,就是“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所以佛陀他生起作用的时候,他没有所谓的亲疏的差别,就是谁准备好了,佛陀就给他相应的功德,就像月亮,它没有锁定哪一个目标的,你把水准备好了,月亮就出现了。所以这个佛陀因为他有这个平等性智的摄持,他的心是平等的。

“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佛陀在平等的当中,有一种大慈悲的愿力,他能够随顺众生的需求,示现各式各样的受用的身土影像差别。当然这个地方,第七意识的平等性智所加持的不是一般的有情,是十地菩萨,这个是报身。

那么妙观察智:第六意识的妙观察智,是依止平等性智才能够生起的,佛陀的无住涅槃也是因为有第七意识的报身,才能够建立起来,“一味相续,穷未来际。”所以这个平等性智是成就佛陀的报身,他有无量的功德庄严,这叫报身。

我们来看看,跟我们比较有密切关系的,佛陀跟我们有密切关系的就是第三跟第四——“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这两个结合起来成就佛陀的化身。我们先看“妙观察智”:

[义别—— 三、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那么佛陀在度化众生,他分两块:一个是度化地上菩萨,比方说他的平等性智,现出千丈的卢舍那身,到实报庄严土度化十地菩萨;另外一块,就是度化这些六道轮回的众生。那么六道轮回众生是谁负责呢?就是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妙观察智负责判断,该怎么做,成所作智是付诸行动。

我们来看,佛陀度化众生之前,他一定有一个妙观察智的启动,就是他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佛陀要度化众生,启动度化众生之前,他要观察每一个众生的自相。比方说佛陀要来到娑婆世界,他先想一下这娑婆世界的根性是什么:他的烦恼的厚薄、他的善根的浅深、他的生命的果报体有什么特色……比方说娑婆世界耳根特别利,所以佛陀就尽量创造很多的音声,来引导我们。因为我们六根里面接受讯息,耳根是最强大的功能。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他一定要先观机,众生有什么需求,那么这件事情谁做的呢?妙观察智。那么观察每一个法的差别的自相,再观总相,总相当然一切法空了,每一个人都是……不管你是喜欢耳根、你是喜欢眼根,每一个人的本体都是空的,这个共相,这第一个:观众生的差别根基。

第二个:观察法门的差别。他一方面观察一切法的总持之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够让众生得到利益、才能够产生功德珍宝。那么透过这样观察,他也能够在大众当中去观察:是现出什么样的色身,能够满足众生的需求,有各式各样无边的这种神通色身的相状的差别,他才能够“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所以佛陀来到众生的世界,他要先观机、观法,才能够产生利益的,先看看众生的需求,这个是佛陀的一种观察智的判断。那么佛陀观察完以后,是谁来完成这件事情?看第四“成所作智”:

[义别—— 四、“成所作智”: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成唯识论》—

前面的妙观察智,是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那么这个地方是转前五识,前五识是负责我们的根身,五根身的。就是说,佛陀透过对我们众生的观察以后,他就利用“成所作智”,来成办他心中的观察。他到了十方世界,示现种种变化的变化身或者应化身,现出不同的身口意三业,来成就他因地的本愿力,来成办这个利他的事业,这个是“成所作智。”当然这个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的结合,是显出一种应化身。

不过应化身,在唯识学提出两点,佛陀有两种情况,不同的应化身,第一种:佛陀主动的来到我们众生生活的世界,所谓的秽土,陪着我们成长,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他采取是这个方法。释迦牟尼佛在整个大般涅槃当中,他看因缘成熟了,在两千五百年之前,他投生到印度,示现了八相成道。他跟我们走过一段以后,留下很多的法让我们代代的学习,就是选择在众生的秽土来示现,这是第一种选择。

第二种:佛陀选择不来到我们凡夫的世界,他自己另外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然后把有缘的众生,接到他的国土去教化,比方说阿弥陀佛。他就是以他的愿力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把我们接到那个地方去教化,离开了我们原来生活的环境,到他的地方去接受他的教化,这个是净土的示现,这两个都可以。

这两种都是妙观察智跟成所作智决定的,所判断、所成就的。

好,我们看最后的偈颂:

○颂曰: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老祖,再不下山您就要绝后了" 大宋好屠夫" 莫海小说" 竹里馆记" 妖雨剑流风" 九月珠海那年雪在飘" 奥特:穿越格朗迪?我追求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