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佑站起身来,走出了城主府,看着漫天的星空,心中暗自说道:“天下局势终究是要改变了,上天还会继续眷顾大楚吗?”
宋顺安大军行到幽州,前方就是两州之地了,他不敢冒然进军,将大军驻扎在幽州的凉州城外,派出大量斥候,前去探查两州的兵力部署。
不日斥候便回来禀报,北元五万兵马驻扎在雍城,百济十万大军则全驻守在锦城。
宋顺安眉头紧皱,有些疑惑,这北元为何只有五万大军,竟然如此托大吗?难道魏佑根本没有死守的意思?还是说这只是诱敌之计?
“再探,北元境内的大军部署也最好给我探明。”
宋顺安对魏佑不敢有半点的轻视,如果不搞清楚魏佑的真实想法,他绝不会冒然进兵。
几日后,斥候来报,北元大军竟然已经全数撤出了雍州,并且北元境内大军也无异常举动。
宋顺安这下就更疑惑了,难道魏佑根本就是虚张声势,没有和大楚决战的意思?
突然宋顺安脑中如闪电划过,魏佑这是想让大楚和百济拼个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
但就算知道魏佑的计策也没办法,北楚政权无论如何要也剿灭,一国何来两个政权,不仅动摇国本,国家的威严也将受到挑衅。
宋顺安率领大军直奔锦都,扎完营寨后便立刻带着一众将领前来探查,站在一处山坡之上遥遥看向锦城,锦城西、北两面环水,东侧临山,只有南面可进攻,果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啊。
而且这锦城里足足驻守了百济十万大军,若是强攻,怕是所率领的十万士兵的性命都不够填的。
“这条是什么河?”
“回禀将军,此乃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大楚。”
“渭河?”宋顺安可是经历过渭河之战的,当年魏佑就以骑兵巧渡渭河,前后夹击杨朔大军,想不到这次又看到了渭河。
“这渭河乃是大河,为何水流如此平缓。”
宋顺安不解问道。
“禀将军,渭河早年常有泛滥,为使雍、锦两州农田得以灌溉,因此在上游的雍州境内设有水坝,以致使水流才如此平缓。”
宋顺安心中一惊,水坝?那不是可用水攻之计了?历史上的水攻战例可不少啊,诸葛亮水淹七军不也是用水攻的策略大败曹操。
心中便有了水淹锦城的想法,立刻带着一支亲卫,逆流而上,前去查看大坝的情况。
真是个浩大的工程,大坝内的水量更是足以淹没整个锦州,只是这决堤之后,锦州百姓怕是将流离失所。
宋顺安犹豫了足足三日,最终还是派出骑兵,沿河通知百姓迁移,虽然有可能走漏消息,让百济大军有所防备,但他实在不能置百姓生死不顾。
让宋顺安意外的是,沿河下游百姓基本都逃回大楚了,大部分百姓知道锦州是百济扶植的伪政权后,绝大多数都义无反顾,离开了锦州,迁移到了大楚境内。
宋顺安此刻内心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吧。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宋顺安亲自来到锦城外的山坡之上。
“报!禀将军,渭河大坝的炸药已经埋设完毕,今夜便按计划炸开大坝,水淹锦城。”
宋顺安犹豫了片刻,吐了一口浊气,面无表情的说道:“传令张龙、赵虎二将按计划行事。”
传令兵领命而去。
宋顺安一夜未睡,孤寂的身影一直在山坡上矗立着。
直到翌日清晨,大雨仍然未停。
轰隆隆的巨响从上游传来,整个世界仿佛被颠倒了过来,几层楼高的汹涌波涛朝着锦城涌来。
顿时滔天的巨浪犹如万马奔腾,波涛翻滚着,如同巨兽般吞噬着面前一切,锦城就如同一个沙堡,瞬间被奔腾的巨浪淹没。
此刻城内的百济大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顷刻间便连同城池一同被巨浪所吞噬,无数的士兵随波逐流,哭爹喊娘。
宋顺安此刻站在山坡之上,看着已经是沦为泽国的锦城,心中不免悲凉,这就是战争,我虽不愿多杀无辜,但这城内的百济大军却都因我而死。
叹了口气,收起心中的多愁善感,毕竟接下来才是真正战斗。
洪水退去的第二天,天空也缓缓放晴,宋顺安率领十万大军来到了锦城下。
大楚军容严整,令旗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