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惧我?为什么?”
桓澈的逼近总能让她感觉到那种熟悉的威压感,毕竟前世她便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在他的调教之下,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逐渐成长为了大晋朝的太后,无论是法、音乐、棋艺、玄辨还是朝堂上的那些权谋之术,甚至是所谓的帝王之术,她所学会的一切本领皆是他所教。
可以说,他是按照自己所规划出来的理想,将她打造成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完全可以与他比肩的自己。
正如他所说,她就是他最完美的杰作。
当然,作为他最完美杰作的顾钰,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敌手之时,也能很快的保持镇定。
“永远不要让别人看到你的软弱,哪怕是死,也要保持住你最完美的微笑,只有微笑才能掩盖住你所有的情绪。”他如是说过。
于是,顾钰笑了起来,回道:“非所惧,乃是心中敬畏也!”
“哦?”似乎没有料到她能如此快的恢复镇定,桓澈含笑而深不可测的双眸中也似闪过了一丝惊异的波澜,他又问,“此话何意?”
顾钰直视他的眼睛,答道:“郎君容貌太盛,小女子惶恐不及,不知不觉便已退避三舍,还请郎君见谅!”
桓澈听罢不免微蹙了一下眉头,原本这个答案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值得令人惊讶的事情,从他幼时记事起,似乎不论遇到什么人,他总能看到别人目光中那种或倾羡或痴迷的灼热的眼神,听到最多的也是那些对他容貌评价的诗词艳语,然而这样的容貌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会给他带来不幸。
他记得就在他九岁的时候,甚至就有同族兄弟对他下药,想要将他掳去玩乐,若不是母亲及时赶到……
思及此,桓澈神情微敛,很快他的脸上便又呈现出了那副浅淡的但让人永远也琢磨不透的微笑,哪怕前世她与他同床共枕耳鬓厮磨过,她都从来没有看清过他的心,否则也不可能千算万算最终还落得那样的结局。
微微一笑之后,桓澈又哈哈大笑了一声,拂袖转身问道:“你刚才说,你所会的一切皆是张十二郎所教?”
顾钰答:“是!”
“那么,那石碑上的诗字呢?”
桓澈忽地将手往右侧人群中一指,人群中立时哗然,向两侧分开,一条小径空了出来,小径延伸的尽头处赫然就是刚才聚在这里的士子们所讨论的那块巨石上的诗词。
不,应该是字!
“这位郎君是什么意思?这石碑上的字难道是……”
在一片质疑和惊叹声中,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看戏的顾老夫人也将目光转向了那块石碑上的字上。
这些字……
顾老夫人昏黄的眼登时不敢置信的瞪得滚圆,拄着拐杖蹒跚的走到了那巨石旁,忍不住也将手抚在了那石碑上的字上。
这些字她分明是认识的……可又不尽认识……她的脑海中霎时间闪过了顾钰曾经抄写的那份《道德经》,那上面的字虽有形韵却还不甚美观,可这石碑上的字,就仿佛那佐伯纸上的字突然活过来了一般,不但具有形势气韵,骨气通达,而且变幻灵动,似蛟龙腾空,又似万壑争流。
上面所题的诗是《咏柳》,而这咏柳之题也正好是贤媛雅集诗会上她和陆老夫人所出的题。
“十一娘,你刚才说,你和十二郎一起作诗去了,作的可是这首诗?”顾老夫人不禁激动的问道。
她不能不激动,如果这字是她顾家的女郎所写,这诗是她顾家的女郎所作,那么她们顾家的声望必然会因此而水涨船高,要知道现在聚集在这里的人可是从健康来的世家子弟啊!
顾老夫人这一问,霎时间又让这里所有的世家子弟都惊讶的回了头,甚至有好几位年老的名士忍不住跑到石碑前面去看,去抚摸,仿佛那并不是一块石碑,而是一件无可替代的稀世珍宝!
“阿钰,那真是你所写?”顾毗也颤抖着声音问,神情激动似喜极涕零。
不只是顾毗,还有顾钰的父亲顾悦,她的伯父顾衍以及顾敏都皆神情惊愕复杂难言,尤其是顾悦一双似盈了水的眸子更加像笼罩上了一层雾水一般,说不出的愧责和不可思议。
还有躲在一旁观看的顾七娘和顾十娘,此时也各怀心思、目光沉沉,安静得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她不但会吹胡茄会作诗,还能将字也写得那么好,她还是从前那个十一娘吗?”顾十娘不禁在心中暗叹。
此时的顾钰也知道祖父这一问,是希望她点头,只要她点头,这对他们顾家来说便是极大的荣耀和欢喜之事。
可顾钰没有点头,她只道:“诗是十二郎所作,字也是十二郎教阿钰所写!”
张十二郎再次惊讶的看向了顾钰,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张家家主张凭的大笑声传来。
“哈哈哈……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吴郡之地也算是有能人辈出啊!”
想不到顾钰将这次名声大涨的机会让给了张十二郎,顾毗略有些失望的叹气,但同时又为顾钰的做法感到欣慰。
作为一个小姑子,能吹出一曲堪比刘琨退敌的胡茄便已是她最大的财富了,名声太盛,总是会让有些人忌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收敛一下也好。
这样一想,顾毗又忍不住捻着胡须暗自笑了起来,看着顾钰的目光中更多了一分慈爱。
而看到此处的白衣人也不禁含笑叹道:“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懂得适可而止,收敛锋芒,这女郎的修养心性也可见不一般呐!”
说着,看了一眼身边的谢玄,却见他清幽的目光一直看着顾钰,眉宇蹙紧,脸上好似布满了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