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开荒与囤积高粱 (第12页)
次日刘衍和小旗官苗绍策马回到大盘堡,此时陈勋已经回到了军屯那边,正在带着数百军户青壮开荒。
赵民为此调拨了一千三百两银子,专门用于购买耕牛和农具,以及兴修水利设施之用。
这几个月肥皂工坊和晒盐场的收入稳定增长,每月刨去各项开支之后,大盘堡都能结余两千多两银子,现在刘衍的手中已经积攒了上万两银子的储蓄,另外大盘堡的房里还有七千石粮食的存。
可以说,现在的刘衍在整个王家庄都算是首富,就算是在夏河寨前千户所也能排的上号了。
转眼到了十一月底,灵山卫各处寒风肆虐,南河在寒风中已经上冻,冰面上甚至都能步行通过,不时能看到有王家庄各处烟墩的军户百姓,步行走过南河前往各处。
此时的天气又干又冷,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子一般,刮的人生疼。
这天一上午,刘衍正在总旗官厅内查看王家庄各处的舆图,研究着哪里适合贼寇盘踞,根据夜不收这段时间搜集来的消息,哪里有贼寇出没。
就在昨天下午,刘衍已经收到王炆镇派人送来的命令,让刘衍调集人手和兵备,随时做好出病故剿匪的准备。
出兵剿匪是刘衍提出来的建议,为的就是以战练兵,剿匪取财,所以对于王炆镇的命令自然是举双手支持。
昨天傍晚的时候,刘衍已经给几个小旗官下令,命众人进行战前动员,准备出兵剿匪。至于到时候调集哪一旗人马出战,刘衍并没有明说,先让所有墩军将士都做好准备,以防有人懈怠。
“甲长!”
就在刘衍研究舆图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过来,抬头看去,只见小旗官苗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来,说道:“甲长王家庄万福油坊的王掌柜来了,现在总旗官厅外面等候,一起来的还有十辆大车,都在外面的街巷上等候。”
“十辆大车?车上可是高粱!”
苗绍点头说道:“甲长妙算,正是高粱,属下看了看,不下两千斤的上好高粱!”
刘衍笑着说道:“王掌柜的动作还真快啊,走,咱们去看看。”
二人随即朝着大门外走去,总旗官厅占地并不大,很快就来到大门外,王靖当即笑着抱拳上前:“呵呵,刘总旗,又见面了。”
刘衍抱拳行礼,然后看了看王靖身后的十辆大车,笑着说道:“王掌柜真是利落,这么快就收购到这么多的高粱,真是不简单啊!”
王靖摆了摆手,说道:“刘总旗交代的事情,我肯定要竭尽全力去办的,绝不会有半点疏忽。”
“请,咱们进去说吧。”
刘衍将王靖请到了总旗官厅内,苗绍则是出去招呼那十辆大车,前往大盘堡内的房,那边赵民正在忙着登记近期新开垦出来的荒地数量,正好让赵民将这些高粱录入房内。
总旗官厅内,刘衍亲自冲茶,王靖连呼不敢,二人在屋内对坐。
“我这官厅小而简陋,王掌柜见笑了。”
王靖摇头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啊。现如今大盘堡在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都是数得上的大屯堡,这样的规模,这么多的人口,可都是刘总旗的功劳,没有刘总旗,便没有现在的大盘堡。这么说起来,大盘堡便是刘总旗的家,又怎能说小而简陋呢?”
“哈哈。”
刘衍笑了起来,说道:“王掌柜真是太会说了。”
“只是……”
王靖话锋一转,说道:“有个事我想问一下,不知道刘总旗方不方便告知?”
刘衍说道:“王掌柜请讲,只要不是机密之事,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王靖抱拳谢过,然后说道:“是这样的,此番刘总旗要的两千斤高粱已经凑齐,今天便一次运了过来。只是我有些不明白,刘总旗要这么多的高粱做什么?”
此时的高粱虽然也多用于酿酒,但是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白酒都是用豆类、大米、糯米,甚至是各种杂粮、果蔬发酵酿成的。所以酿酒所需的高粱数额并不大,王靖自然也没往这方面去想。
高粱需求最大的还是军队,高粱是一种非常好的饲料作物,可以用来喂养战马,所以明军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高粱,这才是最大头。当然了,明军采购给出的价格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还经常拖欠,最后直接赖账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此时的朝廷已经非常穷了,军费更是拮据。
刘衍看着王靖的表情,便笑着说道:“王掌柜是不是想问,咱们灵山卫是否有大的行动,所以我才要囤积高粱,想要借机大赚一笔?”
“呵呵,”
王靖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这是军国大事,刘总旗肯定不方便说的。只不过如果真的有这方面的风吹草动的话,还请刘总旗方便的时候知会一声,让小号也跟着赚些零用。”
刘衍大笑起来,说道:“王掌柜想的周全,可是这一次却想的有些多了,咱们灵山卫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我囤积这么多的高粱也不是为了做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