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君莫怜准时醒来。天空散开着万朵红云,一缕霞光透过窗子缝隙照进来,房间里顿时出现一片暖洋洋的光雾。
君莫怜情不自禁的伸了个懒腰,而后起身,开始洗漱。
兰姐从外面进来,笑着说:“小懒虫,起来了。”
“兰姐,你身子骨好些了么?”君莫怜接过兰姐递过来的温水,关切的问。
李蕙兰坐下,拿出来看。逃亡时,王姐将君莫怜的也一并带上了。
“真要感谢朱先生,若非他的良药,我也不会好的这么快。这些你都看过了?”李蕙兰问道,她知道莫怜记忆力超群,但她并不想莫怜成为呆子、酸儒。
“嗯,记下了。姐,读完这些就能考中状元?我怎么觉得不可靠。这上面的内容太少了,不够我看。我现在都倒背如流了。”
君莫怜说的是事实,这五年来,四六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尚、》《礼记》、《乐经》、《易经》、《春秋》等,全都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也都记下了。所以他这么说,并没有错。
李蕙兰放下,认真道:“莫怜,看不光记下就行,那样只能成为呆子。这十本,其中任何一本,都足够一个人适用一辈子。你看着轻松明快的,如传奇小说、志异怪谈等等,只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愉悦,却并没有多少营养。”
说到这里,李蕙兰拿出手绢,擦了擦君莫怜嘴角,又道:“四六经虽然难看,但其中的任何一句话,都能让你思考好几天。这就好比‘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大圣先贤的,都不好看,可只要你坚持看下去,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大智慧。就拿《论语》来说,虽然枯燥乏味,但是里面蕴含着大圣孔子的所
有智慧。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并不是说你记下了里面的内容就能治天下,而是需要从里面学到孔子他老人家的大智慧。千百年来,朝代更换如蝶,人出了一批又一批,江湖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大圣先贤何曾凋零?”
“世人也不是傻子,经过千百年的淘洗,最终流传下来并成为经典的,也就只有那样几本。等你真正看懂了四六经,再去看诸子百家其他的。至于春秋战国以后的,虽有可读性,但比不上诸子百家的。否则,也不会只有诸子百家那几人,被后人称之为大圣先贤了。”
“现在的学生,只知死记硬背,而老师也只知一味的灌输,却从不管‘经世致用’。这样的老师,也只能称之为老师。这样的学生,也只能成为呆子。贤人韩愈有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但现在的老师,勉强算得上受业者,离传道者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哩,更不用说解惑了。老师自己都不懂,还如何给学生们解惑?解惑,不光是解释学的字面意思,那样只能教出来呆子。唉,现在的老师,自己本身便是呆子,他又如何能交出来不是呆子的学生?自贤人韩愈之后,再也没出现过一个贤人。据说,历代国学院院长都是最博学的人,但他们也只是知道的多,依旧无法成为贤人,更不用说圣人了。所以啊,莫怜,你读不能像他们。”
君莫怜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认真道:“兰姐,我记下了。从现在起,我的目标就是读做圣贤。”
李蕙兰不禁怔了怔,随即笑道:“姐姐相信,莫怜一定会成为圣贤的。”
便在此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又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说:“公子,梁王叫你过去
。”
“好,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李蕙兰帮君莫怜整了整衣服,轻轻在君莫怜额上弹了一下,说:“走吧。”
两人出门,随丫鬟前往客厅。
君莫怜和李蕙兰进去的时候,梁王与明老已在那里了。两人虽喝了一夜的酒,却没有一丝倦意,反而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说着什么,笑声不止。
君莫怜和李蕙兰给两人见了早礼,梁王便招呼两人用早饭。
用过早饭,梁王对君莫怜说:“莫怜,走,梁王伯伯带你去看白鸽。”
莫怜喜道:“谢谢梁王伯伯,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呢。”
“你个小鬼头,怕是一夜没睡,都想着这件事吧。瞧,眼圈都是黑的。”梁王说着,便拉起君莫怜的手,往外走去。
君莫怜也有些不好意思,想到自己第二天就能见到白鸽,他兴奋地根本睡不着。
“李姑娘,我们也去吧。看样子,非滞留几日不可。”明老无奈的道。原本的计划只好改变,谁会料到半路上突然杀出一个梁王来。再说,梁王好意相留,并赠君莫怜宝马,明老也无法拒绝。
“不如让莫怜在这里学会了骑马再走,到了京城,莫怜也没时间学马术了。”
“也好。”
众人到了马场,只见骏马无数,令人心生震撼。马场随时有人打扫,马粪等都有人清扫,所以,马场很干净。
骏马太多,令人目不暇接,君莫怜觉得两只眼睛不够看,恨不能再生出一双眼睛来。
梁王带君莫怜到了一间独立的马房,比其他马房还要干净,没有一丝异味儿。
梁王对众人道:“青卢和白鸽,就在这里面了。走,进去看看。”
想到自己立马就能拥有一匹宝马,君莫怜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走进马房,君莫怜第一眼就看见了青卢旁边,那一匹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