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砍毛竹,到纸张成型,总共需要九个月。
当然,李攸也不是临时起意要制造邸报的,相反,堡坞刚建好,他就开始在研制纸张了。
所以现在,第一批用于试验的竹纸已经成型。
而且,李攸还提前招募了一些不得志的生,写了几个小故事,以便将他想让益州民众知道的事,广为流传。
这几个小故事,都是以一个祸国殃民的州牧为大反派,说他如何欺上瞒下,勾结外国,试图割据。
所幸,这个州牧的计划尚未得逞,他就遇到了一位正义感爆棚的将军,这位将军妙计频出,最终挫败了这位州牧的阴谋,并将之生擒。
但怎料,这位州牧竟然还有奸相作为靠山,所以这位将军非但没有因功获赏,反而被奸相处处刁难。
这故事的结尾,是将军郁郁归隐。不是爽,所以更会激起读者心中的气。
而这,正是李攸的目的,毕竟太爽了的故事,人听完就会忘,而意难平,才能让人频频回味,并叹息不已。
而人们想得越多,就越容易联想起景升和卢兴的所作所为,继而支持李攸。
这就是李攸所说的,抢占舆论高地。
在刘习的推动下,整个成都府的商铺,几乎都摆上了邸报,没条件卖邸报的,也请了说先生来,诵读李攸找人编写的几个小故事。
而在娱乐方式十分匮乏的大魏,这些小故事,小邸报一出现,就立刻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人们无论身份如何,都愿一看。富的会拿钱买走邸报,回家细品,没那么多闲钱的,也会聚在说先生周围,听完这个故事。
而人们听得多了,自然就会有表达的欲望,于是街头巷尾,都传出阵阵讨论之声。
讨论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大聪明将故事的内容往时事上结合。
而这个时候,李攸派出的,隐藏在市井中的暗桩就会出现,小推一把,将人们的注意力,往益州最近发生的大事上面引。
故而,不过四、五天的功夫,人人谈起景升和卢兴来,都是双拳紧握,恨不得能手刃奸人。
而谈起李攸,则捶胸顿足,只探忠良屡遭打压。
李攸在军府中听到这一消息,大喜过望,立刻吩咐执行计划的第二步。
于是,藏在市井中的暗桩再次发力,宣称景升又出台了加税的政令。
而新的州刺史之所以迟迟没能到任,就是因为景升尚未找到能完美执行他加税的意志的人。
消息一出,士民皆怨,因为益州在过去的十年之中,赋税是一年比一年高,前年又遭了水灾,去年又遭了兵祸,正是急需减轻压力的时候。
而此时,再传出景升欲加税的消息,士民哪里还能没有怨气?
李攸在军府中看着暗桩收集上来的,关于市井间的声音的消息,越看,脸上的笑意就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