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文学

第82章 孙仲谋果决弃江夏 贾文和诡道犯汉中 (第1/2页)

由于人民觉悟不足,加上封建思想及环境限制的原因,均地权一事只能从上到下,且缓慢推广。来来回回办了一个月之久,才把地主门阀手里的不义之财散下去。

但这仍是我设想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交够官府的,留足预备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一来不仅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士兵得知家中分到土地后,也各个干劲十足。少了地主门阀从中作梗,百姓手里的粮食多了,汉中的税收也上去了,皆大欢喜。

当然,我动了老财们的蛋糕,也自能料到他们会报复,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只是我还是少算一步,他们以这件事情为根源,借助后续事件作为导火索,险些把我的政治生涯画上半个句号。

不过这是后话,暂时不提。当下最紧要的是我得到了两个消息:贾诩出山,率军进犯汉中;曹彰出手,东吴庐江失守。

而且贾诩来兵还不是一路,仅探报来看,已有三路。

原来贾诩令郭淮走陇西入川,又打散军队,令陈泰、邓艾等一应雍州将领分头率领,隐蔽行进。所以直到魏军陈仓,散关,斜谷汇合,才被探子探得。

我看着送来的一堆战报,研究了起来。

……

且说孙韶不敌,被曹彰阵斩,一万吴军四处溃散,皖南门户大开,已是三面受敌。期间丁奉被臧霸缠住,徐盛则是顾虑曹休掣肘,都分身乏术。关键是谁都没料到孙韶败的如此之快,掎角之势还没发挥作用,一个角就被掰断了。

此时的局面,徐盛只剩两个选择:收缩皖城,固守待援;趁合围之势未成 迅速向西与丁奉汇合,向江夏转移。

显然第一个选不了。

东吴主力还在陆逊那里,张辽势大,必难援救。而南线失守,剩下的两万预备队也难指望了。

徐盛当机立断,迅速携带部分粮草,会同丁奉弃城而去。曹彰带着虎豹骑追了一阵,见徐盛军容整齐,不是溃败模样,怕离大部队太远被来个反包围,就回皖城了。

陆续收拢败军后,徐盛手里还有近两万五千人马。虽然皖城的丢失对东吴而言也不算致命。但徐盛心里苦啊:问了败军才知道这公子哥跑出去和曹彰玩命去了,主将一死,士卒哪来的斗志?不败才怪!现在好了,皖城丢了,主公爱侄死了,背锅的事先放一边,关键是这接下来咋玩?

玩不了!因为曹彰留三千军与聘驻守庐江,带着曹休又追江夏来了。

且说徐盛大军跑了十余日,人困马乏,总算到了江夏。由于走的匆忙,粮草不足,一路上每天只够吃一顿饭,好不狼狈。

曹彰就舒服多了,悠哉悠哉昼行夜止,吃着东吴的粮草,用着东吴的营帐,好不惬意。

……

得知庐江失守后最慌的还当属孙权。

江东诸臣日夜无眠,心惊胆战:徐盛败走,江防空虚,如果曹彰就从皖城过长江,十日可到建业,而以现在仅存的两万吴军完全无力阻挡。

好在曹彰并没有这么做,他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蜀汉,打东吴只是因为他挡道了。

陆逊一面和张辽焦灼,一面关注着西线战报。得知曹彰在西线后着实紧张了。后来庐江丢失,曹彰反而西进,陆逊迅速意识到曹彰的真实目的,更意识到张辽td是个幌子!

于是乎陆逊把军务交给韩当,立马动身建业。

江夏守不得!

江夏郡,孤悬于江东六郡八十一县,是东吴在荆州的最后一块跳板。其无险可守,除了樊口夏口,剩下的基本一攻就破。所以当初孙权从黄祖手中夺得江夏之后,搬空钱粮,留下个空城,完全不准备吞并;之前蜀吴争夺荆州时,孙权也有放弃江夏的意愿,后蜀吴重修盟好,江夏没有守备压力,才继续留着。

如今虽然襄阳方向无忧,但庐江失守,如果还要硬守江夏,那徐盛和三万吴军只能全部报销。更有甚者,如果曹彰看出江防问题,直接南渡长江,来个假戏真做,那东吴真可以说拜拜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80,从小职员打造万亿级国企!" 人在2024,系统1979?" 穿越火影剧情怎么越来越不对劲?" 流放?灭国?她搬空国库带崽造反" 四合院:开局给傻柱找个媳妇" 应龙和李莲花的修炼之行"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