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文学

第十八章 罗艺兴衰(1)——幽燕枭雄 (第1/3页)

时间转眼到了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年,在消灭江淮辅公祏势力后,唐王朝的统一战争,逐渐接近尾声,胜利在望。对于李唐王朝而言,除了朔方梁师都以外,基本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或者,确切地讲,大唐王朝一统天下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任何能与之匹敌的强敌与劲敌了。

然而,就在大唐即将完成统一战争,形势一片大好,天下初定之时,唐王朝的统治集团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曾经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大将,竟然举兵反唐,带头与刚刚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唱起了对台戏。这位拥兵作乱的大将,不是别人,正是镇守幽州的一方边将——燕郡王罗艺。

那么,罗艺为什么要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执意起兵作乱呢?面对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再笼络,罗艺为什么依旧一意孤行,他与唐太宗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个人恩怨?最终,初登皇位的唐太宗,又是如何平息这场来自内部的兵变,而罗艺又会为自己的谋逆行为,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呢?

武德六年(623年)二月,正当唐王朝的统一战争,朝着胜利越来越近的时候,一个噩耗突然传来。原来,为李唐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巾帼英雄——平阳公主,不幸英年早逝。平阳公主的去世,令唐高祖李渊悲痛不已。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的女儿,也是他(她)们唯一的女儿。李渊与窦皇后夫妻,总共孕育了四子一女,分别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卫王李玄霸、齐王李元吉、平阳公主。其中,三子李玄霸早逝。所以,唐高祖李渊长大成人的嫡出儿女,便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平阳公主四人。

关于平阳公主其人,前曾经介绍过,她可不是一个深居浅出的小家碧玉,而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当初,李渊决定晋阳起兵时,平阳公主与丈夫柴绍,还留在长安。最后,夫妻二人一商量,柴绍返回太原,协助父亲李渊,平阳公主则留在长安周边,见机行事,伺机而动。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便散尽家财,迅速在长安周边,招募军队。在她的感召之下,所聚集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甚至超过了七万人。这支军队,便是赫赫有名的“娘子军”。创建“娘子军”后,平阳公主亲自率军,四处攻城略地,连克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等于是说,平阳公主为父亲李渊进入关中,扫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后来,李世民亲统右路军,率先挺进关中。当时,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娘子军”精兵,与李世民的右路军,会师渭北。姐弟二人,共同经略关中,迎接父亲李渊的到来。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隶属于李世民部下,与平阳公主算是平级。因此,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设置幕府。

所以,在李渊攻克长安,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平阳公主所做出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日后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弟弟李世民。李渊称帝后,封爱女为“平阳公主”。并且,根据《唐会要》的记载,“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於他主”。因为平阳公主的赫赫军功,所以她每次得到的赏赐,都与其他公主不同。

平阳公主的去世,使得唐高祖李渊十分悲痛。在他看来,公主之死,不仅是让自己痛失爱女,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让大唐蒙受了巨大损失。故而,唐高祖决定,要为公主举行隆重的葬礼。于是,高祖下诏,以军礼为公主下葬,“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这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葬礼规格。

然而,负责掌管礼制的太常卿,却认为鼓吹是军乐,不适合用于妇人葬礼:“礼,妇人无鼓吹”。公主是女人,以军礼下葬,不合礼制。结果,唐高祖李渊很不高兴,在他看来,平阳公主岂能与寻常女子相比。公主为了大唐的建立,劳苦功高,功勋卓著,以军礼下葬,天经地义,有何不可!面对太常的质疑,唐高祖李渊是这样予以驳斥的:

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旧唐·平阳公主传》)

最后,唐高祖力排众议,依旧以军中之礼,为平阳公主下葬。同时,唐高祖命令有司,根据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追谥平阳公主为“昭”。所以,平阳公主亦被成为“平阳昭公主”,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独立谥号的公主。

就在唐高祖还沉浸在丧女之痛时,此时,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稍稍缓解了唐高祖李渊的悲痛。什么好消息呢?负责镇守幽州,时任幽州总管的大将罗艺,主动奏请入朝。对此,唐高祖很是高兴,任命罗艺为左翊卫大将军。

然而,罗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入京述职,却无意间涉足到了李唐皇室内部的权力之争。而且,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罗艺一错再错,利令智昏,以致于踏上了一条谋逆的不归路。

所谓李唐皇室内部的权力之争,说白了,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围绕储位的斗争。以李建成为代表的太子集团,以李世民为代表的秦王集团,两大政治集团,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与较量。

自从唐朝建立之后,作为大唐王朝的一代战神,长期以来,秦王李世民一直担当唐军的最高军事统帅,率领军队,南征北讨,扫平群雄,打下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立下了无人可比的盖世功勋。尤其是,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统率十万唐军,东征洛阳,决战虎牢关,全歼窦建德十余万夏军主力,并一举攻克洛阳,破郑灭夏,拔除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雄据中原的割据政权,实现了李唐王朝对黄河流域的统一。

攻克洛阳,李世民为唐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大军凯旋之日,长安军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场面极为隆重。战后,对于李世民的封赏,唐高祖李渊几乎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最后,唐高祖拟定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号,赐予李世民——“天策上将”。这个时候,李世民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巅峰。

由于李世民功盖天下,威震四海,他与大哥李建成之间的兄弟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首先,李世民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他对太子之位,也开始产生了觊觎之心。于是,这位令天下群雄胆寒的秦王,已经不满足只是屈居藩王,打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代大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甚至有朝一日,他还要取代父亲李渊,君临天下,成为大唐之主。

与此同时,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也察觉出了李世民的狼子野心。随着李世民功业日盛,李建成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终有一日,李世民会威胁到自己的储君之位。历朝历代,皇权之争,从来就没有脉脉温情可言。所以,李建成当然不会任其蔓延下去,为了巩固太子之位,他自然要竭力扼制秦王势力的扩张。

就这样,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一个要争夺储位,一个则要巩固储位。曾经并肩作战,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了皇位互相角力,展开了残酷的明争暗斗。在这个过程中,长安庙堂之上,许多臣武将,都卷入了太子、秦王的储位之争,其中也包括镇守幽州的大将罗艺。

关键问题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中,罗艺自始至终,都属于李建成阵营,是站在李世民的对立面上。正因如此,才造成了罗艺日后起兵谋逆的人生悲剧。那么,罗艺与李世民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不可调解的矛盾?

若要了解这一切,还得从罗艺的人生经历说起。或许,从罗艺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性格特征。

从古至今,罗艺在民间的学形象,极其丰富。比如,明末清初的作家袁于令,在创作的小说《隋遗史》中,说罗艺原为北齐勋爵大将,北齐灭亡后,他不愿归顺隋朝,率军杀至幽州,勾连突厥,树起反旗。后来,隋朝对罗艺屡攻不克,只得将其诏安,将幽州割让于罗艺,令其统领十万雄兵,镇守幽州。

并且,这本小说中,还给罗艺虚构了一个夫人秦氏、儿子罗成,秦琼则成了罗艺的内侄。无论是后来的《说唐》、《隋唐演义》等一系列评演义作品,基本上都延续了这种说法,罗艺乃是一方封疆大吏:

罗艺,字廉庵,北齐勋爵燕公,隋封靖边侯,秦琼之姑父,父罗允刚,夫人秦氏乃亲军护卫秦妲之女,子罗成。 (《说唐》)

在《说唐》之中,罗艺为人耿直,武艺超群,擅使一杆滚银枪,罗家枪天下无双。只不过,后来,罗艺死于苏定方的暗箭之下。其子罗成,更是排名隋唐第七好汉,武功高强,容貌俊俏,素有“冷面寒枪俏罗成”之称。《说唐后传·罗通扫北》中的主人公大唐扫北王罗通,正是罗艺之孙,罗成之子,第三代隋唐英雄。

按照评演义作品的说法,罗艺是镇守一方的异姓藩王。那么,历史上的罗艺,是否如演义中那样手握大权,呼风唤雨呢?虽有一些出处,但总体来说,差别不大,演义和正史,有一个共同点,罗艺是封疆大吏。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演义中的罗艺,生活于北齐时代;而正史中的罗艺,则是活动于隋、唐时期。

罗艺,字子延,本为湖北襄阳人士,却长期寓居于京兆府云阳县(今陕西泾阳)。所以,罗艺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关中一带。不过,罗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草根出身,相反,他是出身于将门世家。罗艺的父亲罗荣,在隋朝担任左监门将军。因此,也使得罗艺的身上养成了一些武将的习气。

这种武将习气,似乎间接导致了罗艺日后的人生轨迹。什么样的武将习气呢?根据《旧唐·罗艺传》的记载,“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槊”。罗艺为人桀骜不驯,刚愎自用,却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擅使马槊。其中,罗艺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便是桀骜不驯,不服管。

大业中期,罗艺由于屡立战功,官至虎贲郎将。后来,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罗艺奉命督军北平郡,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制。李景此人,可不是什么等闲之辈,此人历经北周、隋朝,身经百战,先后参加过北周灭北齐、讨伐尉迟迥、隋平南陈、远征辽东等大战,军功无数,堪称 一代名将。

但是,罗艺在督军北平郡期间,却与老将军李景发生了矛盾。原来,罗艺年少时熟谙兵事,军纪严明。可是,罗艺本人倨傲任性,眼高于顶,多次与李景发生冲突,总是被李景羞辱。时间一长,罗艺对李景怀恨在心,想要除掉这个与自己作对的老家伙。于是,罗艺打算陷害李景。

当时,李景镇守幽州,各地义军蜂起,形势很不乐观。为了防守幽州,李景到处招募勇士,加强军事力量,抵抗农民起义军。没想到,罗艺觉得,这是一个除掉李景的好机会。因此,罗艺向隋炀帝举报,说李景暗地里招募死士,意图谋反。不料,隋炀帝根本不信,还派李景的儿子,前往幽州,安抚李景:

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都,吾无疑也。 (《册府元龟》)

原本,罗艺想要通过无中生有,向隋炀帝告御状,借刀杀人,除掉老将李景。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罗艺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不懂得隐忍,一味爱出风头。

可是,话又说了回来,一般狂人都是有能耐的。罗艺虽然为人桀骜不驯,但他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恐怕罗艺早就人头落地了。正是因为罗艺能力出众,才能在隋末乱世中,称雄一方,占据一席之地。

所谓时势造英雄,罗艺能够在乱世中迅速崛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由于长期战乱,导致田园荒芜,民生凋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另外,涿郡当地,物产丰盈,加之武器精良,粮草充足,并且,临朔宫中,积攒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屯驻着数万大军,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涿郡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成为了各方势力垂涎三尺的目标:

后遇天下大乱,涿郡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 (《旧唐·罗艺传》)

负责留守涿郡的隋朝虎贲郎将赵什柱、贺兰谊、晋衍等人,都不能抵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唯独罗艺独自率军出战,前后破贼杀敌,不可胜数,故而威名日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罗艺立下无数战功,很快便遭到了一些人的忌恨。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宝可梦冰之重生" 南宋夫妻档" 我只想当个山贼,怎么就称帝了" 玄门神算小天师" 帝国吃相" 综武:开局江玉燕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