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文学

第四十九章 血战盘虎关(一)

第四十九章 血战盘虎关(一) (第12页)

后夏与西蜀的边境交界处是一线山脉,这些山脉成为了农耕国与游牧国的天然分界线.这些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使西蜀得以气候怡人;这些山脉也阻挡了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因此南方的温暖湿润才会与北方无关.

然而,这些山脉却阻挡不了强盗.随着盛唐的灭亡,从两百年前起,就不断有手握弯刀的强盗从北方翻过山岭来到蜀境.这些强盗们烧杀淫掠,无恶不做.那时的宁朝一发狠举全国之力一边抗击胡贼一边开始在边境的山脉上用砖石泥土筑护墙(类似于长城).

这项工程一直持续到宁朝中后期,在西蜀建国后又继续.凭着这个防御体系,一万兵就可以抵抗五到六万甚至更多的草原兵,而草原民族最厉害的骑兵根本派不上用场.所以对草原民族来说这个防御体系几乎是不可破的.

是几乎而不是绝对,因为这一体系有一处薄弱点,那就是盘虎关.

在这一线山脉中,有一处广阔的较平坦之地,宁朝在这修建了城墙建立了关口,称为盘虎关.西蜀建国后加高加厚了城墙,如今的盘虎关高约二十米,城墙最上部宽约五米,是座雄关.

但如果和建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山上的关口城墙比起来,这建在平地之上的盘虎关也就不算什么了.只要有先进的攻城器具和大量的兵力,攻下盘虎关也并不是天大的难事.

兵力,后夏这次倾全国精壮之兵六十万;至于攻城之器嘛,则有后夏的智者们研制出的“踏城车”.

天似苍穹,覆盖四野.在这苍穹下,正有一队浩浩荡荡的军队在行进.六十万的士兵,加上运送器具的马车,能不浩荡吗?

没有帐篷,因为李天浩和聂世才一致认为攻城不适合久耗.所以有“踏城车”帮助的六十万大军,应该在一天或两天之内拼尽全力攻下盘虎关.入关后有的是房子住,还带帐篷干什么.况且六十万大军的帐篷得用多少马车运呀,这不耽误行军速度吗,兵贵神速呀.

而带的粮食也是有西北特色的食物----馍,不需要锅煮火烤,直接可以吃.这样不用带任何炊具从而减少了负担,不用烧火做饭从而节省了行军时间.

虽然攻城器具被拆开了分放在许多马车上,从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行军速度.但六十万大军的行军速度仍堪称迅猛.

他们用四天从兴州到达离西蜀边境最近的一个城,蓝州城(后夏只有两个城池,兴州和蓝州).补充给养后马不停蹄直奔西蜀,三天,只三天时间就到了盘虎关前.

那天,盘虎关的上空阴云密布,而关下的远处是密密麻麻的如蚂蚁一般的后夏军.关口城墙上的士兵们没人把后夏军当成蚂蚁,这六十万敌军像一座巨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四十九章 血战盘虎关(一) (第22页)

后夏军并没有一直前进,他们在关口上的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外停了下来.一是因为他们不想当活靶子,二是因为他们有重要的事要做,不想被飞蝗般的箭矢打扰.

这件重要的事就是组装好“踏城车”.

“踏城车”是用木料造的,可拆卸也可拼装(有些地方要用绳子捆扎)起来.拼装“踏城车”可不是个简单活,每辆都得好几百人齐上阵.但显然这些参与拼装的士兵已演练了不少回,在他们熟练的技术下,一辆辆攻城巨器相继组装完成.

既然叫车,肯定得有轮子呀.“踏城车”的木车轮分为两排,每排十个.车高二十余米,由一根根粗直的木材搭建而成.外面被后夏兵用生牛皮钉围得密不透风,而里面很空分五层,每层都有梯子通向上一层.

“踏城车”并不算重,起码四五十个士兵就可以在里面和后面推着它前进.这个移动的“踏城车”就像个移动的了望哨楼一样.可十几辆这种巨物外加后面的六十万大军,缓缓而杀气腾腾地向关口逼近,那种压迫感绝不是了望哨楼能带给人的.

虽没见过这怪物,但很明显这关下的敌军不是来玩的,这比城墙还高的怪东西应该就是用来攻城的.

“张!”城墙上口令发下.守城军纷纷张弓引箭,蓄势待发.

“射!”口令紧接着发下.

几万张弓的弦一齐震鸣,那该是种什么声音?难以形容,却绝对是死亡之音.

以往对付草原人的攻城,往往一波箭雨下去就可以放倒一片.从城墙上射箭成了守城战的一种主要且得力的战术,十分有效,然而这次却失效了.

后夏军几乎人人都手持长方形的小门板大的盾牌,箭雨一来立即几人一组合作用盾牌挡箭.地上竖几面盾,盾上再横搭几面盾,这样无论箭从正面射来还是从天上落下,都会击在盾牌上,而躲在盾后盾下的士兵则毫发无伤.

而“踏城车”由于钉裹着生牛皮以致箭矢射不透,这庞然大物颇有种刀枪不入的架势.

一轮箭雨过后,后夏士兵们一手提着像刺猬一样的盾牌,一手握着弯刀,跟在“踏城车”后面杀气腾腾地走着.几轮箭雨过后,没多大伤亡的后夏军已跟着“踏城车”来到了盘虎关城门外的护城河前.

御驾亲征的后夏皇帝李天浩骑在马上,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看着这一切,得意地用马鞭一指盘虎关对随从说道:“破此雄关,今日便可!”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地球妖祖" 血临九天" 九龙帝尊" 剑惊鸿,逆苍穹" 武碎荒域" 玄幻:妹妹被杀,我化身天命反派" 异世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