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老先生沉思许久,终是开口问道:“刚才你带我去的那个学堂,是在讲农学?”
“为何要给学子讲这类的知识呢?”
燕云轩整了整袍子,抚平了上面的褶皱。
“老先生,天下学子何其多,那朝堂之上可是没了落脚之地?”
“不曾,能到京都朝堂之上每日上朝的,那都是为官之中的佼佼者,才能有资格上朝。”
“对啊,他们久居高位,可知良田一亩的产出几何?肉禽多少银子一斤?”
“这些自是有专人采买……”
“那他们可知一个普通的能勉强温饱的百姓之家,一年需要挣到多少银子,才能不饿肚子?”
季老先生已经哑口无言,不说那些朝廷的肱股之臣,就是行走于平凡世间的他,也被问住了。
他苦笑了一声,“不知……”
燕云轩低沉带着深意的声音响起,“他们不知百姓之苦,不知百姓 之辛。”
“不知百姓为了衣可蔽体食可果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也不知那碎银几两压垮了多少的耕读之家,从此放弃自己的求学之路,泯然众人矣。”
“他们之前所坚持的寒窗苦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燕云轩站起身,走到花坛旁,看了争相斗艳的花朵一眼。
“为官者,这也不知,那也不知,谈何为民请命,造福一方百姓?”
“用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使天下百姓安稳无忧,从此不为生计发愁吗?”
他转身看向坐在石凳上沉思的老者,他花白的发须,此时正在思考他一辈子都在做的一件事,是否真的正确。
燕云轩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先生,高高在上太久,就会忘记自己为官的初衷。”
“大庆朝急需一批新鲜的血液来充实朝堂,改变这种现状。”
“而我们燕家族学,不仅仅会教授学子科举该学习的知识,要让他们知晓百姓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为官者要有悲悯之心,才能解救百姓于苦难。”
“我们大庆朝才能长久以往的稳定发展。”
“这些也都是笙儿在一直在做的事情,而我们燕家是极力支持他的。”
季老先生闻言骤然抬头看向燕云轩,“你说这是燕秀才所倡导的理论?”
“对啊,我们燕家的族学是笙儿一手建立的,包括我们燕家族学的院训,‘为大庆之崛起而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致远。’都是出自笙儿之口。”
当时大家听到燕南笙这样的说辞,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他们家笙儿有慈悲之心,有心系天下的广阔胸怀。
季老先生也在感叹,“若是燕秀才将来踏入朝堂,不知我们大庆朝能呈现怎样的海清河晏的盛世啊……”
燕云轩有些惊讶季老先生对燕南笙有这样高的评价。
不过,他们家笙儿受得起就是了。
一时间燕南笙在季老先生心中的形象又升华了。
几人起身向着前面的广场而去。
“院里有演武场,也是燕秀才的想法?”
季老先生看着演武场上正在打着一套奇怪的拳法,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