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高小妹一边扒拉着面前的一具身体,这个部落女子,抖着浑身白花花的肥肉,有些惧怕地回答了高小妹的问题。
高小妹右手拿着一根蘸水笔,这是铁工坊的新产品,刷刷几笔填完了信息表,之后对站在一旁的同学道“小满,给拿最大号的线衣,真是的,长这么胖大,多费多少毛线。”
幸亏这个部落女子对汉话不熟,否则就高小妹这样的态度,不闹起来才怪。
轻工坊在海量的羊毛刺激下,和其他工坊通力合作,终于搞出了毛纺车,让机制毛料,机制成衣便宜到贩夫走卒能轻易买得起的程度。
人力纺车成为了刺史府职工家属真正的副业,在刺史府的收购点买了织机的,所产出的毛纱和毛衣只要符合质量要求,一律回购,让普通家属的劳动力开始变得更有价值了,因此一时间家家都传出了织机声。
“唐婶子,今天又纺了几斤”负责收购毛纺织品的商事部掌柜问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道。
“米掌柜,还是一样,九斤”那妇人回道。
“这是九十钱的支票,请拿好。”
这位唐婶,是水运队唐家兄弟的母亲,唐家一家原本在五原一带生活,随大批人马回迁时,老唐不慎摔伤,不得不留在了沃野县。
而今唐家老大老二因为一身好水性,参加了水运队,小儿子在技校读,已经确定留校任教,此刻是深造班的一员。
唐婶和老唐两人居住在家属院,老唐因为腿瘸了,只能看守供水点,唐婶既要照顾一家老小,还忙里偷闲纺些羊毛。
唐婶纺的毛线,既均匀又顺滑,多次被机纺工坊定为上等,是按一斤十钱的最高价付给加工费的,而唐婶在这两个多月中,每天都有五斤左右的量,可以说是商事部的优质加工户了。
唐婶得了支票,当即就转过收购点,去了集市的农贸市场,这是老高在玻璃大棚投用之后搞出来的,除了肉食,奶食,水产外,最难得的就是新鲜菜蔬了。
唐婶买了两斤河虾,打了一瓶羊奶,就进了商事部的菜食店,这里不仅售卖新鲜蔬菜,还售卖加工好的食品和麦酒。
“两斤麦酒!”唐婶向伙计道。
那伙计立即拿了两只预先灌好的玻璃瓶,上面贴着红纸印着“酒”字的商标。
“唐婶子,又送毛线来了?”
伙计显然对唐婶子非常熟悉,热络地打着招呼,把手中叮叮咣咣的玻璃瓶递给了唐婶。
“婶子,我听说医学院来了新教授,是从中原来的,一手针灸之术连白娘娘都是叹服的,可让唐伯试试。”
“小六有心了!”唐婶笑呵呵地道。
“婶子您别见外,南归路上若不是您让唐大哥带讯,我一家或许就失陷在上郡了,哪里会有如今的日子?”
“还是你们后生有福,你娘亲呢?”
“娘亲去医学院食堂帮厨了!她老人家让您抽空去家里,她准备把家里的纺车送给您!”
“婶子您别忙着拒绝,那纺车是新款,比您用的老款带了梳毛的功能,相信在您手里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婶子,这是新到的牛肉干,这一捆是我用自己薪水买的,孝敬唐伯伯的。”
那小六不由分说,把一小捆牛肉干递到唐婶手中。
“小六你最是孝敬,还说要找你娘呢,上次说的给你大哥说亲的事情,不知道怎样了?”
“这个您得问我娘亲”!
小六笑嘻嘻地道。
“唉,还是小六你让人省心,我家那两个不省心的,一天就知道飘在水上,啥时候才能给我领个儿媳妇回来呢?”
“呵呵,婶子你不必忧心,大哥他们只是缘分未到,以他俩的薪水,只是迟早的事情。”
“希望如此吧,哪位神医何时坐诊?”
“月末在集市回春堂!”
“嗯,到时候带你伯伯去看看”。
唐婶子带了东西径直回家去了,她家因为有两名职工,住得是最大的院子,她在蜂窝煤炉子上用豆油烹了河虾,用盆装了,往大院一侧的供水点而去。
唐老头此刻正和几个闲人在棚子下闲聊,聊天的内容无非是在五原一带的事情,见到唐婶子过来,当即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