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活更是简单至极,人生就像上了发条一样。
六点半起床,六点五十出门,七点钟和学生一样在餐厅吃早餐,然后就是去实验室。
除了代课时间,当然这是学校的要求,他基本上都在实验室。
十二点半午餐,十五分钟,然后去实验室。
六点半晚餐,十五分钟,然后去实验室。
晚上十点半离开实验室,回家。
看到何大庆的细致度,连童晓静都觉得可怕。
能够做到这样自律的人,内心一定是强大的,普通的条件是无法打动他的,他的所求一定很大,与钱财无关,与荣誉无关。
那一定是梦想。
得出这个结论后,对何大庆的调查开始收缩,仅限于他和谁进行过接触。
简单的生活轨迹,每天接触的人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跟踪何大庆的人来说,是乏味的,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放松。
因为曾经有一位献出生命的先烈用血的教训告诉大家,越是在平平无奇中,越是充满了危险。
很快,事实就验证了这位先烈的话。
在午餐时间,虽然只有十五分钟,在一个月的跟踪时间里,每个礼拜二都会遇到一个男同学和何大庆坐在隔壁的桌子,两人总是会聊上几句。
刚开始,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当大家发现这个细节的时候,这个男同学就有问题了。
童晓静亲自下了命令,查个水落石出。
还不到两个小时,结果出来了,这个同学果然不是清大的,他靠着一张北大的学生证,自由出入清大,在礼拜二在固定的地点和何大庆进行接触。
据童晓静分析,这个人可能仅仅是一个传声器,他背后一定有人。
礼拜二,所有的人待命,大家分布在何大庆就餐的位置周围,装作吃饭的样子。
张喆则坐在这些人的后面,背对着何大庆,不仔细辨别肯定发现不了这人是谁。
等何大庆和那个男同学坐下来后,他们仅仅说了不到十句话,但是信息量很大。
特别是张喆,他发现了这个男同学是人造心魔,而且成熟度比何大庆要更高,有可能是最近才改造完成的。
随后,行动小组对这个男同学进行了跟踪。
北大学生证是伪造的,这个男同学,系中关村一家外企的办公室部门,直接归总裁办公室负责,听命于总裁命令。
而这家公司,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是一些尖端技术设备的进出口,当然以进口为主。
其中,何大庆的实验室里关键设备都是从这家公司进口,除了尖端设备外,还有一些从第三世界国家转运过来的发达国家禁售的淘汰设备。
淘汰,是个操作空间很大的词,何大庆就从这里引进了几台全新的淘汰设备,只是比新设备的价格还要贵上个50。
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抓住何大庆的尾巴了,行动小组的人总算松了一口气。